close


藝術評論_費城美術館經典展

 

幹咧!~大溪地

 

邱建一2010.8.4.


Paul Gauguin_The Sacred Mountain (Parahi Te Marae)_1892.jpg  

高更,1891年,〈神聖的山丘〉,美國.費城美術館。


 

費城美術館經典展的60件作品之中,有一件名為〈神聖的山丘〉(The Sacred Mountain)的油畫,這是晚期印象派大師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在西元1892年在「第一次大溪地時期」(1891-1893)的作品之一。

大溪地(Tahidi)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大部份的人一聽到這裡,腦海中總會想起那一大片的藍色海洋、椰子樹林與明媚的南太平洋列島風光。但是,儘管這裡是一個旅遊氣息極重的觀光勝地,但是我相信,高更對這裡的評價大概只有一句話:

「幹咧!大溪地,我呸…!」

西元1891年6月9日,經過2個月的長途旅行,高更終於抵達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亞群島的大溪地首府帕比堤(Papeete)。

從19世紀中晚期開始,大溪地以及所屬的波里尼西亞群島就已經從英國人手中歸屬於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之一,高更抵達這裡的時候,大溪地才剛剛轉型為法屬殖民地也不過短短的3年的時間而已。駐紮在大溪地的中尉軍官傑諾(Jenot)當時任職為海關官員,他是高更在大溪地接觸的第一個人。後來在傑諾的日記裡,對剛剛上岸的高更做了這樣的描述︰

「高更一上岸就引起當地民眾的驚訝與噓聲,尤其是這裡的女人。他長得高壯,一副不屑的神態,儘管他對此地的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但他並未對未來的工作感到憂慮。…,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他一頭及肩的胡椒色長髮,以及頭上的寬邊棕色牛仔帽。」

傑諾的記載充分地表現出一個殖民地官員,對於來自於祖國土地的高等白人的第一印象。事實上,當時的大溪地在之前的英國人長達100的控制之下,已經是一個在南太平洋相對比較先進的島嶼了,儘管這裡依然風光明媚,但是風土人情已經被強勢的歐洲文明徹頭徹尾地改變。首府帕比堤原本是一個海邊小村,但由於深水漁港適合大型商船停泊,所以被法國人建設為當地首府,除了路上穿著西方服飾的當地人之外,帕比堤已完全像是法國南方的濱海城市。

當時,高更所追尋的「高貴而誠實的野蠻人」在帕比堤已不存在。當地不但物價高昂、毫無特色的錫製屋頂、妓女滿街拉客、經營雜貨店放高利貸的中國人、隨地嘔吐的酒客、自認高人一等的白種人…。但甫一登岸的高更立刻展開他的拜會行動,他深知在白人的圈內只有頻繁的社交才能打開自己的知名度,也才能藉此而推銷出自己的作品。才剛抵達大溪地後的一個月,也就是在7月14日,他還參加了當地舉辦的法國革命紀念日遊行,陶醉在當地僑民一片歡樂的喜悅之中,他天天幾乎爛醉如泥、剪短頭髮、刮掉鬍子,穿上當地白人常穿的白色棉質襯衫和褲子,天天前往當地的軍官俱樂部交際。

但是,頻繁的交際應酬並不等於畫作銷售的保證,儘管大溪地根本就沒有畫家的活動,而他也是此地唯一的畫家,但是大家還是認為他的畫過度醜陋,根本就沒有人願意付錢買他的作品。在前3個月裡,只有一個人願意雇用他作畫,她是嫁給當地酋長的英國女人蘇珊.班比利吉(Suzanne Bambridge),或許她認為找個法國人來為她作畫與她高貴的地位較為相襯的緣故吧?但是,到最後她還是因為畫作過於醜陋而拒絕付款,最後還因此釀成一個當地僑界的小小糾紛,不得不勞動殖民地官員調解收場。

由於在帕比堤實在無法找到工作,加上高更無法忍受他自己日後自稱為「墮落的殖民地生活」。為了要追求更原始的生活,高更在9月帶著情人蒂蒂(Titi,蒂蒂是西班牙人與當地人的混血兒),搬遷至遠離帕比堤80公里的馬太亞(Mataiea)群礁,另尋居住的地點。馬太亞群礁遠離歐洲人的居住區,所以很少有殖民地的色彩,至少還維持著一些比較原始的狀況。

可是,遠離歐洲人的社區並不會使得自己原本就是法國人的高更更為順遂。剛到馬太亞群礁的高更馬上遭遇到更大的挫折,原因是當地人根本不願意當他的模特兒,因為高更雖然已經盡力的表示友善,但是由於他一身濃濃的殖民地打扮,所以當地人都很討厭他。為此高更開始積極融入當地社群,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斷地以交換的方式與當地女子同居。稍後,高更的第一個伴侶蒂蒂離開他返回帕比堤之後,他又立刻與當地女子13歲的蒂哈蔓娜(Tehamana)同居。蒂哈蔓娜是土生土長大的大溪地人,高更以支付一些麵粉和生活工具,例如鍋碗之類的物品,向她的父親交換這個小女孩。

由於在大溪地實在找不到任何的銷售管道,所以高更每完成一幅作品就馬上寄回巴黎託售,但作品始終很難賣出去。1891年,梵谷的弟弟同時也是畫商西奧(Theodore van Gogh)死亡,他是高更在歐洲唯一的代理經紀商,這也使得高更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更糟的是,不到幾個月之後,蒂哈蔓娜的家人認為蒂哈蔓娜伏侍高更已經足夠償還他所支付的物資,開始向高更要求要帶回蒂哈蔓娜。激烈爭吵後,高更不得不向當地教會求援,但是教會認為他與當地女子同居,不符合基督徒的精神,拒絕為他協調。高更不得已,只好倍增其他的物資以挽留蒂哈蔓娜,但是這些額外的開支,也使得他的經濟狀況更加捉襟見肘。

1892年9月,高更曾寫信回家,信中表明自己的情況已經是:「山窮水盡」

1893年,窮困至極的高更被生活所逼,不得不離開馬太亞群礁,前往帕比堤的法國僑民學校擔任美術教師以餬口,但是不知何故在一個月之後他又被解聘。之後,身無分文的高更只好向大溪地總督求援,希望能儘快返回法國。6月4日,他在當地僑會的贊助下拋棄蒂哈蔓娜離開大溪地,當他8月30日抵達法國馬賽港,口袋只剩4塊法郎而已。

從以上的敘述看來,這段長達3年的大溪地生活對高更來說,其實並不是一個很愉快的經驗,他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失敗的,窮困潦倒生活無以為繼,最後幾乎是逃離大溪地。所以,他對這裡應該是極不滿意的!不相信嗎?問問看他本人吧!

他只會說:「幹咧!大溪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