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資料集成(16)

 

法門寺的報導:2002/2/21中國時報

 

邱建一2010.9.22.


 

迎佛舍利 何妨以智識價值看待:

〈迎請佛骨舍利的文化省思〉一文的回應

陳漢傑,《中國時報》2002.2.21.第15版。

 

拜讀邱教授之〈迎請「佛骨舍利」的文化省思〉之後,對其陳述法門寺在歷史、文化的價值和議題,深表同感。然而,所謂的「文化知識」卻排除了信仰議題,個人想表示點淺見。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人類有兩件事情最不「經濟」,一為戰爭,另一為宗教。既然宗教是如此「浪費社會成本」那為何如此淵遠流長﹖我們承認過度奢華的宗教活動,過度亢奮的崇拜行為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和失序,事實上這也是宗教活動所反對的。然而從法門寺地宮豐碩的器物,我們可以發現在唐代如何受到佛教的影響,文物可以視作歷史物件、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當然也可以成為擺設的展覽品。我們在進行對器物的研究時,也無法忽視「人」的因素;是誰在使用它們?是如何使用它們?使用的心態、乃至於社會大眾對之的觀感,也相當重要。以伊斯蘭天房中的聖石為例,科學家可能覺得那不過是塊隕石罷了,但對於廣大的慕斯林,那卻是信仰的中心,朝聖是畢生的承諾。

佛舍利以及法門寺地宮的發現,可以視為考古、歷史研究的對象。但信仰者的情緒,他們對於聖物遺跡的崇敬,也可以視為一種文化現象。科技研發難用金錢計算,許多文化現象和活動,也難用模糊的「社會成本」來估量。就像一則釋迦說法的傳說,釋迦接受孤獨長者以黃金鋪地,買下了祇園精舍而供養,但受福受惠的是否因此而更多呢?我們當然不必像唐代傾家蕩產以供養三寶,但仍然可以從「智識上的價值」來看待這次的佛骨舍利來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