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資料集成(32)

 

首迎佛骨舍利(1):

 

崇信佛教的李治 

 

邱建一2010.10.07.


 

 

評價兩極的唐代帝王:

唐代帝王曾七次至法門寺開啟地宮迎佛骨,但太宗時期第一次迎佛骨並未奉迎至長安城,而是就地於法門寺供養。真正把佛骨舍利奉迎至長安城的是唐高宗,而且是這位帝王將法門寺的地位一舉提升到國寺的地位的,對法門寺的發展歷史來說,高宗皇帝才是真正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地位。

唐高宗李治(西元628-683年,西元649-683年在位),字為善,小字雉奴。太宗的第九子,太宗貞觀二年六月十五日出生,生母為長孫皇后(唐開國功臣長孫無忌之女)。他四歲封為晉王,五歲時再加封并州都督。據史書的記載,李治從小就是「歧嶷端審,寬仁孝友。」喜讀《孝經》。

太宗曾問李治:「此書(孝經)中何言為要?」李治回答:

「夫孝,使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太宗聽了李治的回答之後非常喜悅,對群臣說:「行此,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貞觀十七年(西元643年)三月,太子李承乾因謀反逆案被廢,太宗與大臣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廷議之後,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太宗為了避免李承乾謀反的事件重演,他親自教導李治,不但常令在側,而且還令他參與政事討論,同時教導他君臣之道,太宗並且還親撰《帝範》十二篇,頒賜李治研讀。

貞觀二十三年(西元649年)五月,太宗駕崩於翠微宮含風殿,六月一日李治即位為天子,年二十二歲,改元永徽,成為唐代的第三位皇帝。

歷史上對李治的評價很兩極化,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昏瞶無能,怯弱平庸」的皇帝,這種評價的來源是因為李治晚年時寵信武則天,導致唐帝國幾乎因此而覆滅,而且相比較他的父親李世民而言,李治則顯得沒有大開大闔的治國氣魄。

但就另一方面來說,李治雖然沒有開疆闢土的氣勢,但他即位之初勤於政事、禮賢下士,在十位老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輔佐之下,算得上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帝王。「懷載千古、流鑒百王,思欲摒棄收驕,怡神遣慮。」永徽初年的李治開創了一個接續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後世稱為「永徽之治」。

而李治寵信武則天開始於永徽四年(西元653年),起因於王皇后膝下無子,求子心切的李治因而開始遠離王皇后,繼而開始寵信武則天(時為昭儀)。永徽六年(西元655年)李治終於廢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並且將他們的長子代王李弘立為太子。此時,長孫無忌等老臣一來年老力衰,二則勸諫無力,此時不是被罷,就是告老還鄉。自從永徽六年之後,武氏親信逐漸把持朝政,國事漸壞。

顯慶五年(西元660年),李治患疾,據說當時的狀況是「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因此,武后開始參與國政,而這也是武氏亂國的開始。而乾封元年(西元666年),高宗與武后,同登泰山封禪,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大事,因為封禪五嶽是帝王的特權,而武后與高宗一同封禪,等於是間接的承認了武則天的地位,自此「二聖」並舉,成為特殊的歷史現象。當時宰相上官儀曾經冒死力諫:「皇后專恣,海內所不與,請廢之。」但最後,上官儀被下獄處死,自此無人敢言,武氏王朝隱然成形。

弘道元年(西元683年)十二月,李治駕崩,病逝於東都(洛陽)貞觀殿,年五十六歲。群臣上諡號「天皇大帝」,廟號「高宗」。中宗文明元年(西元684年)八月,歸葬於「乾陵」(陝西乾縣梁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