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坑裡的基督

 

 

資料來源:

1.Ken Wilkie, The Van Gogh File, N.Y., Souvenir Press. 2004.頁:82-86.

2.2009.10.27.邱建一讀書筆記。


 未命名-1.jpg

  尚.巴提斯特.丹尼斯,他在1879年與梵谷住在一起。


 

【引首】

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曾在1879年1月與一位麵包師傅尚.巴提斯特.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以及他的妻子艾斯塔(Esther),同住在比利時波里納日(Borinage)小瓦斯梅村(Petit Wasmes)的威爾森(Wilson)街22號,直到當年7月他放棄成為牧師為止。

這段時期的梵谷一心想成為合格的牧師,並且自願前往比利時最惡名昭彰的貧民區傳教,以尋找內心裡的救贖。此時他的生命面臨到重大的轉折,如果順利成為一個合格的牧師,那麼藝術史將少了一位畫家梵谷,而比利時將多了一位梵谷牧師。但6個月之後,由於他過度熱心於宗教,導致當地教會與他發生齟語,最後被迫離開教區,他的宗教事業也因此劃上句點。不過,雖然他無緣繼承父業成為牧師,但是這段時期的虔誠信仰卻使得他後來的繪畫風格都蒙上濃濃的宗教意味。1879年1月至7月對於這位畫家來說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Ken Wilkie在2004年的著作《The Van Gogh File》(頁:82-86.)發表了1972年採訪當年與梵谷同住的麵包師傅尚.巴提斯特.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的後代,並且透過丹尼斯的家族回憶,讓我們了解當年梵谷在這個礦區裡的活動,與留給世人的印象。

 

【文本】

波里納日在梵谷的筆下活靈活現,這裡的地景陰鬱、貧瘠,令人望而生畏。…

威爾森街22號在一排兩層樓房子的最後一間,這排房子的外觀幾乎完全相同。它看起來一塵不染,玻璃窗在晨曦中閃動著微光,彷彿裡面的住戶以嚴苛的潔淨,來對抗這個礦坑的玷污。

我敲了兩下,門突然打開來。…一個男人站在門口…。「我的名字是尚.希卻(Jean Richez),是尚.巴提斯特.丹尼斯的侄子,我繼承了他的名字。…」

他請我喝一杯比利時黑啤酒,然後我在桌邊坐下。啜了幾口酒之後,他開始敘述有關他那位麵包師傅叔叔的事。

「尚叔叔死於1934年,當時他84歲。…」

「他們是否曾談起畫家文生.梵谷的事?」

「是的!他們常常說到那位奇怪的房客梵谷先生,他似乎是一個不尋常的人。他們告訴我梵谷堅持要像野獸一樣,獨居在外面的簡陋小屋子裡,就像是你看到屋子外的那一個。」

我望向窗外,在向著荒蕪地逐漸變成椎形的狹窄花園末端,座落著一間倒塌的破舊小屋,不遠處即是堆成黑色金字塔形的小山,延伸向文生非常熟悉的馬卡斯礦脈7號坑口。

「艾斯塔嬸嬸問梵谷先生,為什麼堅持不要樓上的房間,卻要去住外面的小棚屋。他回答:『艾斯塔,一個人應該做上帝要他做的事。有時候,人應該住在屬於祂所有的東西上。』艾斯塔嬸嬸曾經斥責梵谷先生,早上沒有花時間盥洗或繫鞋帶,就急著衝出去探望窮人。對此,梵谷先生的回答是:『艾斯塔,別煩惱這些問題。在天堂裡,這些都不重要…。』」

他曾經窮到沒襯衫及襪子可穿。據說,文生曾以麻布袋縫製襯衫來穿。

「梵谷先生經常為礦工進行臨時的儀式,地點可能是小屋裡、在街上,甚至就在礦坑中,而他身上只穿著一件舊布袋。艾斯塔嬸嬸常說,她希望這裡能有更多像梵谷先生這樣的人。她告訴我,他常幫助一些當地的女人做洗滌工作。我的太太很確定在波里納日,除了梵谷先生之外,從沒有男人做過這些事。」

…。「艾斯塔嬸嬸說,她看到梵谷先生曾經撿起毛毛蟲,將牠們放回樹枝上。他甚至會把乳酪和牛奶留在屋外,就為了給老鼠吃。那時候,他自己窮到只靠麵包和白開水過活。村子裡的人當他是瘋子,但是他們一樣愛他,我的嬸嬸常常這樣說。」

文生在波里納日期間,這裡曾經發生過一連串沼氣爆炸事件。希卻記得他的叔叔告訴他,那位傳教士日夜不停地瘋狂工作,以幫助那些受傷的人。他將僅存的亞麻布襯衫撕開當繃帶,泡在橄欖油和蠟裡,好去治療礦工的燒傷。

「艾斯塔嬸嬸還說,她常聽到梵谷先生整夜在外面的小屋裡哭泣,讓她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所有認識他的礦工,沒有一個人會忘了梵谷先生,他們叫他『礦坑裡的基督』。」

(Wilkie,2004.頁:82-86.)

 

【短評】

091028

其實我很懷疑Wilkie有關於尚.希卻(Jean Richez)的訪問記錄,雖然現今以無法完全證實其內容的真偽。但,希卻回憶有關於艾斯塔嬸嬸對梵谷的描述時,看起來過於「熟練」,就像是一個已經講了千百遍的故事一樣的「純熟」。」。所以這段記載顯然很可能加入了希卻自己的想法,並不十分可信。

不過這段文字所描述的這位梵谷,與我們熟知的梵谷在擔任實習牧師的整體感覺類似,所以或許希卻的說法並非全然杜撰,還是有幾分真實性在內,只是我們無法分辨真實的部份所佔的比重有多少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