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裡的節氣與節慶:臘月與九九會

 

 九九消寒在臘月

 

  

邱建一

2009.11.25.為《行天宮月刊》「藝術裡的節氣與節慶:臘月與九九會」(2010年1月號)撰稿,未刪修原始稿件。

「九九消寒」部份取材自讀書筆記2008.1.23.〈九九消寒會〉與2008.11.03.〈冬至與九九消寒〉,並運用於2008.11.4.漢聲廣播電台FM106.5週二帶狀節目「今天好心情」廣播。


清末民初,〈九九圖〉。.JPG  南宋,馬麟,〈暮雪寒禽〉,台北故宮。.JPG

(左)清末民初,〈九九圖〉。上面的文句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字可是鼎鼎大名的「九九消寒會」的聚會主題。

(右)南宋,馬麟,〈暮雪寒禽〉,台北故宮藏品。這件作品畫的就是臘月的景象,大雪封地一片蕭瑟。


 

一、臘月咬鬼與臘八粥:

每年的「冬至」後就開始準備進入農曆十二月了,「暮冬、杪冬、除冬、除月、荼月、涂月、…」都是這個月份的名稱,但其中最有知名的是「臘月」。臘月在古代又稱為「蜡月」(蜡音同炸),這個名稱的來源與季節變化無關,而是來自於歲時之祭的冬季祭祖「蜡祭」,臘(蜡)月也因此而得名。

冬季冰雪封地,萬物休息養生,在此嚴冬時節的人們除了開始準備迎接來年的春節之外,每年的冬天都要舉行大型的祭天祭祖儀式。這種祭祀禮儀由來已久,根據《風俗通義》的說法:「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至於祭祀開始的時間則每個朝代不太一定,有時在孟冬十月、有時在季冬十一月,而漢代規定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為「臘日」。後來為了避免計算時日上的混淆與麻煩,在魏晉時期臘祭被統一在農曆十二月八日舉行,這一天就是我們熟知的「臘八」了。

臘祭原本是祭天祭祖的冬季祭典,同時也配合舉行各種「臘鼓逐疫」之類的薩滿儀式,這些儀式不外乎尋求趨吉避兇的可能,並且同時祈求來年的豐收與順遂。所以「咬鬼」的民間習俗也因此誕生:

「臘月初一日,以秫米雜豆炒,令爆,謂食之可卻病。」

「十二月朔日,農民或以麻豆、筱麥等類,炒熟食之,名曰咬鬼。」

由於日期的相近,臘月咬鬼後來再與傳入中國的佛教結合,大約在唐代晚期發展出「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稱為「防風粥」,相傳這是為了紀念十二月八日釋迦牟尼成道之日而設,在寺院中這粥又稱為「佛粥」。由於魏晉以降,佛教在中國大盛,所以唐宋以後有關臘八粥的記載甚詳︰

「此月八日,寺院謂之大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糟,以麩乳諸果芛芋為之,供僧或餽送檀施貴宅等家。」(《夢梁錄》)

「八日,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武林舊事》)

一碗原本單純的冬季雜糧粥品,由最早敬事天地先祖的蜡祭開始,演化為農村臘月咬鬼習俗,之後再與佛教的佛陀成道日結合為寺院施粥,最後演變為十二月裡的庶民美食;這碗粥有著複雜的民俗背景與文化淵源。隨著時光推進,過去的盛大的冬季祭典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但「臘八」卻因為一碗粥成為整個十二月最顯要的明星,在嚴寒的臘月裡來上一碗粥,不只溫暖了身體,也使得文化得以傳承,它代表了庶民大眾同歡的一面,與期待來年春暖花開的共同祈求。

 

二、九九消寒歌與九九乘法表:

如果說臘八粥是庶民大眾在臘月裡的代表,那麼還有另一個面向的活動代表了士大夫階級在臘月裡的活動。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以後,有一個名為「九九消寒」的集會正在各地的文人集會中開始舉行,它不但是一種節氣民俗,同時也是非常風雅的文人雅集聚會。

九九消寒有時又稱為「九九會」或是「消寒會」,這是一個集會聚餐性質的休閒活動,從冬至日的次日開始往後計算,以每9日為一個單位,總計要過9個9日,所以稱為「九九」,又因為這是在寒冷的冬季舉行的聚會,所以有時取其諧音而叫它「九九(久久)消寒」。聚會總共會持續90天,從嚴寒的冬至開始,一直到來年的春天迎春,九九消寒如同臘八粥一樣也帶有期待大地回春祈求與願望。但是,一如所有的節慶活動一樣,這個聚會的發展也是有從簡而繁的而逐漸複雜化演進過程,它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就是文人聚會的形式,而是來自很單純的農村計算日期的兒歌式的民謠。九九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

「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宗懍的記載大蓋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九九的來源。不過自魏晉以後,有關於九九怎麼計算?九九又怎樣聚會?每個時代都各自有自己一套的說法,而且南北各地的季節節氣不同,也有著地域上的習俗差別。但是,所有的九九消寒都伴隨著一首口語化的〈九九歌〉而來: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

八九燕來,

九九寒盡,春暖花開。」

當然,這首〈九九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時代與地區有不同的版本,有修飾的比較文雅的,也有更加鄉里鄙俗的。但是不管它的內容怎改變,還是以節氣變化為描述,並且往後數了九個九日,從天地嚴寒為始,所以手放在口袋裡冷到不敢拿出來,敘述到最後則是一定要大地回春、春暖花開。〈九九歌〉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今通行的九九乘法表的前身,在古代藉由季節的變化而產生的九九歌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夏至九九歌〉、〈冬至九九歌〉。有些版本的說法還會出現「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的語句,所以這首俚語式的韻文兒歌,同時也是兒童啟蒙的算數教材,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文人雅集的「九九消寒會」:

伴隨著〈九九歌〉的廣泛流行,文人們也開始運用九九來舉行聚會。在過去九九消寒會的盛行其實有一個背景因素在內,那就是過去的學庠書院,從冬至日開始放假,直到來年開春的元宵節才開學,課徒餬口的士人們突然有了長達2個多月的假期,所以在這個漫漫長假裡找個方式來連絡朋友打發時間,著名的「九九消寒會」因此而誕生。

集會的形式以九人為一個小組輪流作東,而且算著日子舉行九次聚會,聚會的時後吃的是羊肉,這是因為按照陰陽數術「羊(陽)數九」的緣故;至於飯局上按照人數擺上了九副碗筷,主人端出九道菜以享客。既然集會名為九九會,所以一切得「從九」才合於規矩。

文人聚會當然不可能光是飽餐一頓打打牙祭就罷了,還得配合應景的活動以為娛樂。「九九消寒會」的九次聚會是有主題性的,它源自於不知從何開始流傳的九個字: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這句韻文從字面看起來只是一句吉祥話,有期待春回大地的意思在內。但實際上,這句話總共是九個字,而每個字都是九劃,整句話剛好符合九九的意思。文人們在舉行聚會時,每次取一個字作為主題,比如說一九稱為「亭會」、二九稱為「前會」依此類推,到最後的九九是「風會」,自此送寒迎春。既然有聚會的主題,所以參與聚會的文人們都得各自按照字面限韻限題創作,或詩、或畫、或歌,都限定在那個被選定的單字之上,九次的聚會、九個不同主題,大家也就在這九場的聚會中不知不覺地渡過這個寒冬。

除了文人的九九消寒會之外,一般人家其實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九九的相關活動,比較常見的形式是一種被稱為「九九圖」的圖畫,它以印好的版畫形式在街頭巷尾由小販貨郎沿街販賣。上面的圖案通常是以墨線描繪外框線的梅花,總共有9隻,而每一隻梅幹上共有9朵梅花。鄉里人家買上一張貼在牆上,從冬至日以後按著日子拿硃錠塗上紅顏色,每天1朵梅花,81天之後滿張梅花已然成為嬌豔欲滴的紅色杏花了,雖然這種作法比不上文人雅集的九九消寒會來得有氣質,但是它還是九九的具體展現與來年春暖的確實願望。

「試看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初回;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花。」

以上這首不知作者的舊詩,說的就是那種過去在街坊一張只要幾文錢、隨處都可以買到的「九九圖」。詩作敘述這種圖畫的樣貌與功能,雖然整首詩平鋪直敘沒有太多的轉折與驚喜,但結尾卻一語道盡在嚴冬臘月裡九九消寒的最終期盼,長達幾個月的等待,要的就是「看到今朝是杏花」的驚喜與期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