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_唱衰梵谷(四)_鄉下人的習作而已

 

唱衰梵谷(四): 

 

 

鄉下人的習作而已

 

 邱建一2009.12.23.


未命名-11.jpg    未命名-1.jpg

(左)羅特列克,約1886年,〈梵谷肖像〉。(右)在紅磨坊的羅特列克與康康舞女郎合影。


 

西元1885227,梵谷(Vincent van Gogh)完全忽視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的一再拒絕,自行前往巴黎,並且在當天就帶著行李搬進了西奧位於巴黎勒皮街543樓的公寓住處。從這天開始,他在這裡連續居住到1888219離開巴黎前往阿爾(Arles)為止,這段長達3年的時間,我們稱之為梵谷的「巴黎時期」。

對於梵谷這位畫家,我們對他的了解絕大多數來自於他與西奧頻繁的通信,但是這三年的「巴黎時期」雖然在梵谷一生的繪畫生涯中持續最久,但是我們的了解也最少。因為此時梵谷與弟弟同住在一起,不再有信件往返,這導致我們對當時的梵谷幾乎是一無所知,只能透過極少數的旁人記錄,來了解這位畫家在巴黎的生活。

我們知道,梵谷在巴黎居住的這段時間,為了拓展他的繪畫事業並結識新的朋友,在西奧的介紹與協助下,梵谷進入了當時比較後期的印象派畫家蕈集的「科爾蒙(F.Cormon)畫室」學習繪畫。但是,西奧安排最後是失敗了,生性頑固龜毛、經常堅持己見,而且聽不懂人話的梵谷怎會甘願接受出身學院派的科爾蒙的指導(這是他的優點也是缺點),儘管這位畫家已經對梵谷非常寬容,但梵谷連最基本的素描都畫不好,技巧拙劣、而且非常生硬,最後梵谷還是在一小段時間內就淡出畫室成為優游於巴黎的浪人畫家的一份子。

淡出?這是文雅的說法,正確的說法叫做退學。不過,在科爾蒙畫室時期,梵谷雖然沒有認真學到什麼,但是他倒是結交了幾位畫家朋友,包含貝納(Emile Bernard)、羅特列克(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 1864-1901)後來都成為他的好友,三個人像是三劍客一樣的天天膩在一起,結為莫逆之交。

貝納出身富商家庭,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且家境富裕,後來他成為唯一趕赴奧維參加梵谷喪禮的巴黎畫家,可見得他與梵谷交情之深厚。至於羅特列克則是更了不起了,他出身法國古老的杜博安家族,這個家族是第一次十字軍的主要領導人,後來還打下耶路撒冷,成為中東地區拉丁王國的開國君主,羅特列克的老爹還是一個現成的土魯茲伯爵,原本他應該有機會繼承貴族頭銜,但由於先天的痀僂,所以無法繼承父業,導致他只能在巴黎自我放逐,過著燈紅酒綠衣食無虞,但沒有未來的生活,而梵谷在巴黎時期的畫像就是他在蒙馬特的紅磨坊為梵谷畫的,由此可窺知兩人在一起遊樂的生活形態。

與其說羅特列克是住在巴黎,還不如說他是住在蒙馬特;與其說他在蒙馬特,還不如說羅特列克根本就是紅磨坊的一份子。他為紅磨坊免費畫海報以換取在這裡的消費,甚至也參與紅磨坊裡戲劇演出與編劇。在所有的畫家當中,只有羅特列克敢如此大膽光明正大的與蒙馬特的特種行業消費文化劃上等號,當人們質問他與這些不堪入目的消費扯上關係時,羅特列克只會以玩世不恭的語氣回答說:「我不喜歡只是路過這裡。」

羅特列克在蒙馬特的生活非常放蕩不羈,大量飲酒沈溺於酒精,到最後甚至藉助鴉片酊來麻醉自己。可能是出自於身體的殘疾,他更是追尋性慾以滿足內心的慰藉,他撒下大量的金錢以收買女人與愛情。他的朋友說:

「他要許多女人只穿襯衣,或甚至不穿衣服,全裸著或是半裸著,摟著腰圍繞著他跳舞,他從不單身過夜,晚上總是要幾個女人陪著他睡覺…。以他高貴的出身與教養,卻做出這樣的行為,真是令人不解。」

西元1886年的某天,就在蒙馬特的紅磨坊裡頭,羅特列克與梵谷一起出現在靠窗的座位,在這裡羅特列克以蠟筆與粉彩畫了梵谷的速寫,這是梵谷第一次被其他畫家畫下來。在這張側面的肖像中,梵谷身體微傾向桌面,雙手握在一起放在桌上,桌上有一杯淡綠色的酒,這是苦艾酒–19世紀最廉價的酒,這是加入苦艾以掩蓋氣味不佳的劣質酒,後來因為發現有毒會導致失明而停止生產。在畫面中梵谷穿著合身剪裁的衣服,頭髮與鬍子修剪得很整齊。

因為羅特列克取景的角度是正側面,所以我們看不到梵谷的表情,但是他的身體語言似乎暗示著什麼事?羅特列克是一個專門畫肖像畫的大師,他非常擅長捕捉人物的表情與動作,或是藉由場景中的小道具來暗示主角的性格與心境。身體往前傾的梵谷,頭微微地抬高皺起眉頭直視著畫面外的某一個點,這種姿勢在雷諾瓦(A.Renoir)的〈包廂系列畫〉裡也曾看過、馬內(E.Manet)的〈交談〉也有類似的橋段安排。

羅特列克似乎在暗示著梵谷這個來自荷蘭的鄉下人與紅磨坊格格不入。往前傾的身體、帶點緊張在桌面上微握的雙手,略抬起來的頭與眼神,中產階級裝扮的頭髮、鬍子與衣著…等,這些肢體語言,都在暗示著梵谷試圖努力融入這個五光十色的巴黎。但他還沒有完全的成為一體,他正在努力,但還是被巴黎這個花花俏女郎給拒絕了。

在紅磨坊震耳欲聾的康康舞曲中,我們在煙霧瀰漫的包廂內找到正在大聲嬉鬧的羅特列克。我們問這位與蒙馬特已融為一體的畫家,到底在他的眼中梵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羅特列克從一堆版畫速寫草稿中把這張速寫找出來。

「文生喔…?」羅特列克叼著雪茄這樣說:「他是一個鄉下人。你懂我的意思吧?」

「他真的是一個鄉下人。」

「我那天就在這裡對他說:『這裡不適合你,你不是混蒙馬特的料。』」

他噴出一口煙,從牙縫裡蹦出這句話:「我叫他回鄉下種田了!」

從這張梵谷速寫傳達出來的訊息我們已瞭然於胸。梵谷在1888年2月27日離開巴黎前往阿爾(Arles),他為何前往阿爾的理由我們到今天還不清楚,但是有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出自於出身南方貴族的羅特列克對梵谷的建議。

在抵達阿爾後,梵谷寫了一封信給高更(P.Gauguin):

「當我離開巴黎時,身心已經嚴重受創,甚至幾乎養成酗酒的習慣。除非能在巴黎找到一個地方讓人靜居與休養,找回平靜與均衡,否則我幾乎不可能在哪裡作畫!」

「幾乎養成酗酒的習慣?」不就是羅特列克的生活方式嗎?梵谷離開巴黎後,羅特列克依然天天沈溺於酒精與性愛之中,他的精神狀況開始失常,生活已完全失序。當時,他越來越少作畫,成天泡在蒙馬特的酒吧、妓院、歌舞廳裡,他的朋友回憶說:

「他酒興一來,笑得抽噎不止,醉了又笑出眼淚,不時還在發脾氣,但是大半的時間都在笑。…他的舉止非常怪異,常引起哄堂大笑!」

梵谷沒有機會參加當年在巴黎好友的喪禮,他比羅特列克早11年自殺。但我們也無從得知當羅特列克知道梵谷自殺的訊息後有何反應?因為他已經完全精神失常了,不但下半身完全癱瘓,甚至常在街上訓練一隻紙板畫的小狗。

羅特列克建議梵谷離開巴黎是出自於好心嗎?還是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甚至,他只想打發這個不夠有趣的鄉下朋友離開他?所以向梵谷編織了一個美好的南方小鎮的故事。

不過,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待這件事,在巴黎的梵谷的的確確是一個格格不入的鄉下人。至少他不適合巴黎這座當時全歐洲最現代化城市的特質,所以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之下遠行普羅旺斯的鄉下小鎮阿爾,在這裡梵谷將成為一個成熟的畫家,嶄新的梵谷即將要啟航。

至於在巴黎生活3年的梵谷作品如何?

我說:「算了吧!鄉下人的習作而已。」羅特列克也會附和我的說法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