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人手記_埃及_地理環境

 

古埃及的地理環境

 

邱建一

取材修訂自2002.9.15.「藝術考古學講義:第三部份:古埃及藝術」。

2010.1.4.重新整理為藝術學相關課程講義。


未命名-1.jpg 

現今的尼羅河(路克索段),這條河流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一直到今天它還是北非的生命之源。


 

約BC6000位於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埃及由簡單的村落逐漸發展為一個偉大的帝國,關於埃及真正的起源時期狀況到底如何?一直到現在還不是非常的清楚,只知道尼羅河流域有一些遺址持續有簡單的石器、陶器出土的記錄,但拜現今考古學發展所賜,已經大概的知道這一個國家發源於北非狹長的的尼羅河谷區,這一塊狹長的肥沃沖積河谷,古埃及人稱之為「黑鄉」(Kmei),而河谷區外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地帶,稱之為「紅土地」(Desheret)。由於尼羅河定期氾濫所帶來富饒的沖積土壤,所以這個古文明很早就進入了定耕農業時期,而農業發展對於文明本身來說,代表著國家城市興起的基本要件,古埃及文明就孕育於此地。

尼羅河源於非洲中部維多利亞湖的白尼羅河,它向北流經蘇丹時承接了兩條源於衣索匹亞的支流–青尼羅河、阿拉巴特河(Atbara R.),這三條尼羅河的上游支流以白尼羅河的水量最穩,提供了非氾濫期80%的水量,而另外兩條支流由於吸納了中非夏季水量,所以提供了氾濫期90%的水量。尼羅河總長度6648km,在埃及境內有1200km,河流平均寬度800~1000m,河流平均深度10~12m;尼羅河的下游出海口形成一個長200km、寬250km的沖積扇平原,佔今天埃及可耕地總面積2/3。

尼羅河的重要性除了提供可耕地之外,由於古埃及絕大多數的人口都居住在這個地區,所以以某種古代的劃分法,可將沖積扇平原劃分為「下埃及」(Bity),這個地區的直線長度有200Km,最寬的地方有250Km,現今這一個地區佔全埃及可耕農地的2/3,而開羅(Cairo)以南的尼羅河谷地區稱為「上埃及」(Nsw),這個狹長的地區直線長度有700Km,谷地寬度20~10Km不等。而實際上,古埃及還把「上埃及」再區分為南北兩個部份–「上埃及」與「中埃及」,這個區分的實際地理位置,可以以「阿休」(Asyut)為界線,因為尼羅河自南往北流動時,在阿休出現一條與尼羅河平行的分流–「尤塞夫河」(Yusef R.),這條河流並沒有再度匯入尼羅河,而是往西北方流動,在進入「法尤姆」(Fayoum)地區後形成一個古湖泊–「摩里斯湖」(Mores),所謂的「中埃及」指的是阿休與開羅之間,尤塞夫河與尼羅河之間的沖積地帶,以法尤姆為中心,這個地區在古王國之前曾有廣大的湖泊與沼澤,後來湖區因氣候改變而逐漸縮小,中王國時期歷任法老都在此地進行大規模的排水工程以爭取更多的可耕地,它是非常著名的古埃及水利計畫屯墾區。

雖然現今沒有任何的證據可以證明古埃及曾經區分為「上埃及」、「下埃及」兩個國家,但是從歷任的法老都自稱為「上下埃及之王」(Nsw-Bity)看來[1],這種劃分方式雖無政治上的實際意義,但是我們可以解讀為–由於尼羅河河谷區以及沖積扇平原的環境不同,所以導致了古代埃及人在主觀認定上認為埃及被區分為這兩個區域。

至於尼羅河的上游地區,由開羅往南航行1000Km會遇到5道急流瀑布,第一道急流瀑布出現在「亞斯文」(Aswan)附近的「艾爾芳丹島」(Elephantine),自此由北往南分別命名為第一至第五急流,這些地點不只是尼羅河地理上的疆界而已,同時也是古埃及國力的指標,古王國時期,埃及的勢力僅止於第一急流,新王國時期埃及的勢力直達第四急流的「那帕達」(Napata),最新王國時期著名的歷史事件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在征服努比亞人之後,於第一、第二急流之間(此地又稱為「古努比亞」)的「阿布辛貝」(Abu-Simbel)為自己建築了巨大的享殿,以威嚇當地的努比亞人,並宣示埃及的主權。

每年七月尼羅河由於中非的夏季雨季帶來充沛的雨量而進入氾濫期[2],斯特拉伯(Strabo)曾經描述這種狀況:

「除了人們的居住地–那些座落在自然形成的山丘與人為的高地上,規模可觀的城市和村莊之外,整個國家都淹沒在河水之中,成為一個廣大的湖泊,遠遠望去,那些城市和村莊都像是湖中的島嶼一般。」[3]

古埃及充分運用這種河水定期氾濫的現象,而將一年分為三個季節:

氾濫期:七月至十月。

生長季:十一月至二月。

乾旱季:三月至六月。

由於尼羅河每年氾濫的水量多寡直接影響到埃及的農耕收成[4],所以準確的預測水量是古埃及時期的一件重要工作。埃及農民在很早就已經發展出一套與曆法配合的預測尼羅河氾濫方法,他們在尼羅河上游的河中島嶼「艾爾芬丹」[5] (Elephantine)岩壁上刻出尼羅河水位高低尺度以記錄氾濫的週期,然後再於尼羅河下游開羅附近河岸也作相同的刻度,如此長期記錄尼羅河上下游高地水位差,再配合比較每年農耕收成資料、以及各地氾濫日期之後,那就幾乎可以準確預測尼羅河每年氾濫日期以及每年農作收成的數量並預作準備了。

根據文獻記載,現今已經知道從早期王朝到托勒密王朝的尼羅河水量記錄,這些記載顯示了古埃及社會的許多次國家社會動盪,與連續幾年的尼羅河水量不足、或過度氾濫有關,據推測可能是因為氣候的變遷導致中非雨季水量不穩,連帶使得尼羅河的河谷地、沖積扇農作物收成不佳,以致全國陷入飢荒,最後產生各種革命、叛變行為。

 


[1] 「法老」(Pharaoh)一辭並不是從古埃及第一王朝就出現的名詞,它的出現甚晚,大概是新王國時期才被使用,Pharaoh或拼音為per-aa,本意是「大殿」、「陛下」、「至高無上的榮耀」的意思,在辭義上這字就具有「王、國王、君主」之意,所以在中文翻譯時不宜在「法老」之後再加上「王」,而成為「法老王」,應直接以「法老」稱之。

[2]雖然古埃及文明的基礎建立在尼羅河氾濫的週期之上,但是自從亞斯文水壩興建後,尼羅河從此不再定期犯濫。

[3]摘錄自:《守望和諧–探尋古埃及文明》,頁:62

[4]由於尼羅河的定期氾濫,後所以每年都會形成大量的天然淤積土與水塘,所以相對來說農耕作業對於埃及人來說是很容易的,只要在氾濫後在潮溼的土壤上撒上種子,自然會長出茂密的農作物。比較起同樣屬於大河文明的–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印度,在這裡不需要建立複雜的灌溉系統、也不需要墾殖荒地,所以埃及的農業一直停留在很原始地「看天吃飯」的狀況,這是為什麼歷代古埃及政權都非常注重預測尼羅河水量的原因。

[5]艾爾芬丹島是尼羅河上游「亞斯文」(Aswan)地區的重要遺址分布區,島上曾經滿布神殿建築以及居住遺址,由於古埃及人相信尼羅河的氾濫來自於鄰近這座島嶼的第一瀑布,所以這個地點向來都是神聖的宗教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