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人手記_埃及_鄰族

 

古埃及的鄰族

 

邱建一

取材修訂自2002.9.15.「藝術考古學講義:第三部份:古埃及藝術」。

2010.1.4.重新整理為藝術學相關課程講義。


 未命名-1.jpg

卡德墟之役(阿布辛貝神殿立柱大廳壁畫)。拉美西斯二世率軍攻打西台帝國的卡德墟城,但實際上他並未實際參與這場戰爭。


 

據現今所了解的狀況,由於地理上相對地孤立,使得埃及早期的發展拜天險–海洋、沙漠之賜,所以它的外患極少,就在這種幾乎是獨立發展的狀況下,原居住在這塊河谷地的各個早期部落就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各種民族融合;但埃及又不像是中美洲的「馬雅文明」(Maya)是完全孤立的地區,它的周邊地帶還是有一些對外連絡的通道,例如沿著尼羅河谷往南,可以通到「努比亞人」(Nubia)的領地,由尼羅河沖積扇往東北走,經過西奈半島可以連絡到中東地區的「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至於地中海雖然對於原始時期的人類來說是一個天塹,但埃及的古王國時期開始,也就是BC2686s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經由海路可以連絡到地中海另一端的「愛琴海文明」(Aegean)

所以,以地理位置來說,古埃及是一個非常得天獨厚的國度,它有著肥沃的土壤及充沛的水源以進行定耕農業,農作物的收成可以提供富足的生活基礎,這種環境非常適合初創時期的文化;而它對外的連絡管道既封閉又開放,在工具文明發展得不是很完善的時代,埃及幾乎是一個封閉的地區,但隨著文明的發展,透過陸路可以直達中東地區、海路可以直達地中海沿岸各地,各種文明的交流以及融合對一個帝國的發展來說更是豐富了它的內涵。尤其是自第十八王朝開始,法老王開始極力對外擴張領土,勢力範圍遠達敘利亞、巴勒斯坦,曾經兩度到達幼發拉底河岸[1],並建碑以誌其事。所以,埃及的歷史與兩河流域諸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連。據目前所知,古埃及的發展包含了幾次的融合、交流過程,它所涉及的民族(或國家、地區)有:

努比亞人(Nubia)居住於尼羅河谷南方、尼羅河上游第三瀑布區的努比亞人相對於埃及來說,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一個部份,由於地理位置上的鄰近,遠自早期王朝時期努比亞的麥加族(Medjay)就有與尼羅河谷地區的居民同化的記錄;努比亞人對埃及人來說一直是一個頭痛的外患,歷史上就記載了許多次努比亞入侵的記錄,甚至第十三王朝時期努比亞軍對還曾經圍攻王城–底比斯(Thebes),這個鄰族的問題一直要到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沿河谷揮軍直攻努比亞的首都克瑪之後,才獲得比較有效的解決。

利比亞人(Libyans)利比亞人原散居在尼羅河西岸的沙漠區綠州至尼羅河沖積扇的西北部,自從BC2494s第五王朝開始就開始融入埃及的社會。利比亞人相對於埃及來說,都是擔任部隊、勞工等工作,甚至BC945~BC715還曾經建立過自己的政權–第廿三王朝(利比亞王朝)。

海上民族:在埃及所記載的文獻上,伴隨著利比亞人的記載曾經出現一批「北方民族」的入侵,他們騷擾地中海沿岸,尤其是尼羅河三角洲沖積扇一帶,文獻上曾經出現過的這批北方民族包含了「沙爾當納」(Shardana)、「魯卡」(Lukka)、「易克維希」(Ekwesh)、「謝克勒希」(Shekelesh)等,但是現今學者無法證明這批被通稱為「海上民族」的部落(或國家)屬於哪一個文化群。有人推論這些入侵的異族可能來自於地中海彼岸的「克里特」(Crete)、「賽普路斯」(Cyprus),甚至可能包含「薩丁尼亞」(Sardinia)

西克索人(Hyksos)西克索人的真正起源目前還有很大的爭議,不過它應該是一個源自中亞地區以游獵為主的部落族;西克索人入侵之後,於1786B.C.建立政權,所以此時的法老王都是西克索人,在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統治之後,最後西克索人融入了埃及的社會之中。不過在西克索人所統治的「第二中間期」(1786B.C.~1550B.C.)的古埃及歷史卻甚為混亂,許多地方貴族自立為法老,或被西克索人扶植為地方政權,一直到今天為止有許多這一段時期的法老姓名還無法確實辨認。

西臺人(Hittite)源於土耳其的西臺人在第十八王朝時入侵原屬於埃及勢力範圍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同時法老王圖坦卡門(Tutankhaten)去世後,由於沒有子嗣所以埃及陷入動亂,王后甚至要求西臺王國派一位王子到埃及作為自己的丈夫,並繼任法老。後來西臺王子在到埃及的旅途中被埃及的反對勢力暗殺,從此埃及與西臺王國爆發16年的戰爭,一直到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繼位之後,西臺人的入侵才終止。

亞述人(Assyria)第廿五王朝後期,兩河流域的亞述王亞述巴尼帕(Ashurbanipal)入侵埃及,並在埃及建立傀儡政權,稍後因為巴比倫爆發叛變,亞述人倉皇撤離埃及,廿六王朝又回歸了埃及自己的傳統。

波斯人(Perses)埃及曾經兩次被波斯人征服。先是廿七王朝,後來是卅一王朝,波斯對埃及的統治基本上與後來的希臘人、羅馬人不同,它維持了埃及的獨立,除了派遣總督管理之外,埃及的宗教、文化都得以維持。不過第卅一王朝的後期,由於波斯與希臘人的戰爭頻繁,為了獲得戰爭物資所以高壓壓榨埃及,導致後來埃及人叛變頻傳。相傳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進軍埃及時,除了波斯人略做抵抗之外,埃及人望風歸降,而把亞歷山大當作救世主。

希臘人(Aegean)源於愛琴海的「克里特文明」(Crete)就有與埃及貿易的記錄,其後埃及與希臘地區持續有各種往來,不過僅限於海路貿易。後來BC332興起於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埃及,並建立希臘王權,史稱「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此時埃及的法老王是說希臘語的希臘人。從此時期開始,埃及開始與地中海沿岸各地區發生密切的關係。

羅馬人(Roman)由於托勒密王朝貴族之間的奪權戰爭不斷,再加上部份貴族求助於羅馬以請求奧援,自從羅馬共和時期開始,埃及就開始接受羅馬的庇護;最後由於埃及介入羅馬共和晚期的凱撒(Cesar)與龐培(Pompei)的內鬥,導致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屋大維(Auguste-Octavie)揮軍南下進入埃及,自此古埃及滅亡,而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當然,埃及與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不只上述幾個國家(地區),與埃及史發生關係的的城邦最少還應包含了神祕的沙漠部族「C族群」(Groupe C)、利比亞人的鄰邦「梅西維希」(Meshwesh)、美索不達米亞的「米提人」(Medes)…等。從以上列舉的文明系統可以知道,古埃及的成形實在是源於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文明交互作用的體系,不是簡單的以「古埃及」一辭可以涵括的。

而比較有趣的問題是,到底在這個尼羅河谷地區獨立發展自己文明的古埃及人是屬於哪一個人種?據現今學者的研究指出,古埃及人並不是由一個單一民族組成,它與西邊的利比亞人、南方的努比亞人有著血緣上的近似關係,事實上從第五王朝開始,利比亞人就開始移居尼羅河沖積扇的西部地帶,稍後利比亞人逐漸融入古埃及的社群,而成為這個古代民族熔爐的一環(第廿二王朝時期,利比亞人甚至建立自己的埃及王朝),而南方的努比亞人與古埃及自己的社群更是分合不斷,努比亞人的相關記載一直到埃及滅亡為止都是古埃及史的主角之一。從古埃及史的進展看來,每一個埃及曾經接觸過的鄰近文明都有融入古埃及社群的記錄,所以古埃及人並不由一個單一人種組成,而是北非尼羅河谷地區的原住民與周邊地區民族不斷混雜之後的結果。

不過現今對木乃伊的研究指出,古埃及在南北兩地的居民確實有著外貌上顯著的不同,南方越接近古努比亞地區的居民則外貌越接近黑人,而越靠近尼羅河口的居民則與利比亞人黑褐色的膚色越接近;從埃及的壁畫中也可以看出上述兩種人種差異,壁畫中很明顯的展示出當時兩種不同膚色的人種存在,不過這兩種人種在社群中的地位並不平等,膚色較黑的人種似乎位階較低,經常以奴隸、傭人、傭兵、工匠階級存在,而古埃及的貴族和祭司階級可能都是膚色較淺的人種。

 

 


[1]第十八王朝的兩位法老王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都曾經派遣遠征軍橫掃兩河流域。埃及對巴勒斯坦、敘利亞的宗主國地位就是在這一個時期中所建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