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考古學補充資料_龐貝(3)

 

坎帕尼亞與龐貝城 

 

邱建一2010.4.1.


龐貝_(061008.0112).jpg  

現今的龐貝筆直的南北向街道(第Ⅰ區通往第Ⅳ區),它始建於希臘人控制龐貝的時期,後來再由薩謨奈人陸續擴建,這種街道並非為了美觀,而是為了快速地運送部隊,它有實質上的軍事防禦目的。


 

現今的龐貝城(Pompeii)位於義大利半島西南部的那不勒斯灣東南岸,維蘇威火山的東南山麓,距離西北方的那不勒斯(Naples)約23km,屬於現今義大利那不勒斯省轄下的一個城鎮;維蘇威火山至沿海一線的地區,包含龐貝城的周邊地區以及鄰近的幾個古蹟城市都被通稱為「坎帕尼亞(Campania)地區」。

在習慣上,我們通常把西元前第3世紀,到西元476年的義大利稱為「古羅馬」(Ancient Rome),它的前半期稱為「羅馬共和時期」(前第3世紀-前27年)、後半期稱為「羅馬帝國時期」(前27-後476年)。但實際上義大利半島的種族並非單一民族,由於它三面環海的緣故,所以鄰近周邊地區的民族都曾在這裡長期殖民,所以義大利其實是一個多重種族與多元文化混合的地區,不但人種的差異很大,甚至語言也完全不同。

羅馬原本只是一個在台伯河(Tiber R.)河畔丘陵地的小城邦,發源地在帕拉丁丘(Paladin H.)附近,後來他們自稱這裡為「七丘之城」(Septimontium)。西元前第3世紀崛起之後開始往外擴張,在短短的數十年間就大致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北各地,創建了我們現今所熟知的古羅馬。但是,儘管在武力上的威嚇與征服可以控制各個地區,不過由於真正的羅馬人其實人數不多,所以在這段過程當中羅馬採取了比較寬容的種族政策,只要各地城鎮(城邦)願意宣示效忠即可,羅馬也只派遣執政官與少量駐軍駐防該地,除非與國家利益相違背,否則大致上維持了各地城鎮原本的運作模式,對語言、文化、宗教都不加以干預。甚至,等到國家開始壯大之後,羅馬也開始吸納各地的文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所以羅馬與同時期的其他大帝國不同,它是一個混合性的民族概念,而不是由單一種族所構建的國家。

現今的那不勒斯地區原本散居著各個種族的古代居民,他們大多渡海而來沿著海岸線在那不勒斯灣沿岸建立一個個的小村落,而現今經過考古學的挖掘已證實龐貝城最早的居民,是一個被稱為「奧斯克人」(Osques)的種族,奧斯克人與其他沿海城鎮的人種不同,他們並非渡海而來的移民,而是起源自義大利中部的山岳地區,這個種族以擅長各種滑稽戲劇演出而著名(現今的美國好萊塢的奧斯卡獎就是取名自奧斯克人的戲劇表演),所以相對來說龐貝在起源時是一個比較本土的城鎮。

西元前第7世紀左右奧斯克人創建的聚落,就位於現今龐貝城最繁華的第7區與第8區,這裡的街道大致上還維持了很原始的聚落形式,由此可見龐貝雖然在之後的800年的歷史之中迭經戰爭與重建,但是這座古老的城鎮還是維持了很原始的狀態,後來增建的部份只是圍繞著最原始的奧斯克人聚落往周邊擴張而已。

西元前第6世紀,由愛琴海壯大的希臘人也渡海而來往那不勒斯擴張,並沿著那不勒斯灣建立許多貿易據點,龐貝城在此時成為希臘人的控制地區,他們把自己的文化與宗教帶進了龐貝,並且建立了許多神殿,龐貝的阿波羅神殿在此時開始建構,自此成為這座城鎮主要的信仰對象。

不久之後,西亞的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埃特魯斯坎人(Etrusques)崛起,他們在西元前524年至西元前474年成為龐貝的新主人,不過埃特魯斯坎人與先前的希臘人不同,他們是透過戰爭的手段征服了龐貝城,而希臘人則是採取了融合漸進的方式,再以商業貿易控制這裡。所以埃特魯斯坎人留給龐貝的只有破壞而已,幾乎沒有建設留存。

西元前474年,可能是因為龐貝失去了貿易利益,埃特魯斯坎人放棄這裡而另尋他處,而希臘人也趁機重返龐貝,自此的50年間它又成為一個希臘殖民城鎮。從西元前474年至西元前424年之間,由於先前埃特魯斯坎人以武力攻佔龐貝的前車之鑑,希臘人以防衛性建築開始重建龐貝,此時龐貝開始有了城牆,與更多的石構神殿與民居建築,以防戰爭又再度突發。希臘建築師採取了類似古希臘城鎮的設計方式,他們打掉了一些比較古老的城區,將龐貝城的街廓採取幾何形的規劃方式,這種形狀的街廓並非如同現今的城市景觀設計,而是為了將整座城鎮的街道統整為南北向的直線,目的是為了在作戰時以最快速的方式調派駐軍,與方便戰車(馬車)通過。

但遺憾的是,希臘人的城市規劃並沒有達成防守的任務,西元前424年崛起於義大利中部山區的薩謨奈人(Samnites)突然興兵攻佔那不勒斯灣岸的各城鎮,龐貝的希臘人在英勇地抵抗一小段時間之後,由於實在寡不敵眾,所以龐貝又成為薩謨奈人的城鎮之一。

薩謨奈人起源自阿布魯齊(Abruzzess)、卡拉布里亞(Calabre)山區,他們與龐貝最早的居民奧斯克人有同源的起源,他們都講坎帕尼亞語(Campania)(奧斯克人的奧斯克語,屬於坎帕尼亞語的一個分支),在人種歸屬上同屬於坎帕尼亞人種(Campanian)。

在薩謨奈人佔領龐貝城後不久,羅馬人崛起,但有趣的是他們並未興兵征服拿不勒斯地區的薩謨奈各城鎮領地,而是透過威嚇談判與金錢收買的方式讓這些山居居民臣服,並宣示效忠羅馬,雙方在西元前第3世紀簽訂盟約成為政治上的夥伴;也在此時,羅馬稱拿不勒斯灣岸一帶的城鎮為「坎帕尼亞」,用來通稱薩謨奈人控制的地區,自此坎帕尼亞成為地理名詞也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儘管龐貝與羅馬維持了夥伴關係,但為了避免羅馬的覬覦與鄰近城鎮的騷擾,薩謨奈人還是繼續賡續希臘人的防衛城鎮計畫,他們不但以更多的磚石塊擴建了城市,而且還持續地加高城牆與附屬防衛性建築,現今挖掘龐貝時發現周長3014m的城牆就是當時擴建的。這是為何後來興起於北非突尼西亞的迦太基(Carthage)的將領漢尼拔(Hannibal,前247-前183),在橫掃義大利時無法攻克龐貝,最後只能選擇繞道而過的緣故。

不過,西元前90年羅馬為了籌措出兵高盧(法國)的軍費,元老院通過決議對各地城邦徵兵同時也大幅提高了各種高額稅金,那不勒斯灣岸的坎帕尼亞城鎮因此起而反抗羅馬,這一次羅馬不再與薩謨奈人談判,而是直接派遣將領蘇拉(Sulla)帶領8個軍團的部隊進軍坎帕尼亞,雖然有設計良好的高大城牆保護,但在經過幾個月的辛苦戰爭之後,龐貝最終還是抵擋不過羅馬的正規軍攻擊,成為坎帕尼亞最後一個淪陷的城市,自此龐貝正式成為羅馬直接統轄的城鎮之一,薩謨奈人不再享有控制坎帕尼亞的權利。

從西元前90年,到西元後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為止。在這169年之間,雖然龐貝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羅馬城鎮,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羅馬還是沿用過去的習慣,稱呼這裡為坎帕尼亞。所以,坎帕尼亞不只是地理名詞而已,這個源自於古羅馬的專有名詞,其實也是一個種族的名詞,它與古義大利的民族起源息息相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簡單的表格,用來說明龐貝的創建歷史,用來檢索這座古代城鎮的發展軌跡與概況:

年代

與龐貝直接關係的事件

周邊民族的事件

前第7世紀以前

 

奧斯克人崛起於義大利中部山區。

迦太基興起於北非突尼西亞。

希臘人崛起於愛琴海地區。

前第7世紀

奧斯克人到維蘇威火山東南山麓建立最早的龐貝城聚落。

 

前第6世紀

希臘人沿著那不勒斯灣岸一帶建立貿易據點,龐貝被同化為希臘城鎮

埃特魯斯坎人崛起於中義大利山區。

前524年

埃特魯斯坎人攻佔龐貝。

 

前474年

埃特魯斯坎人放棄龐貝,希臘人重返龐貝,並且把它建設為一個防禦型城鎮。

 

前424年

薩謨奈人攻佔龐貝,持續擴建龐貝,大致建立了現今的城廓規模。

 

前第3世紀

龐貝加入羅馬陣營,成為同盟城邦。

羅馬人崛起於台伯河岸。

前280年

龐貝拒絕向伊比魯斯國王效忠,繼續維持與羅馬同盟。

 

前217年

被迦太基攻打,漢尼拔最後決定繞道而行,龐貝成為坎帕尼亞唯一沒有被迦太基征服的城鎮。

 

前27年

 

羅馬改制為帝國。

前90年

龐貝加入坎帕尼亞反抗羅馬的陣營,羅馬將領蘇拉攻陷龐貝。自此成為一個羅馬直轄的城鎮。

 

西元後79年

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城被掩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