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鞭笞派的宗教儀式

 

邱建一2010.5.11.


未命名-1.jpg 

 哥雅,約西元1800年,〈被鞭打的苦行者行列〉(局部)。


 

14世紀中葉的歐洲,遭遇絕無僅有的一次大災難,瘟疫(黑死病)肆虐因而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當時許多人認為避免瘟疫別無他法,他們只希望透過更虔誠的禱告、彌撒,與各種宗教儀式以獲得上帝的恩典。

從西元第4世紀開始,早期的自我鞭笞的形態就已經出現了,許多修院的修士以耶穌為榜樣,他們鞭笞自己或請他人鞭打,以體會更嚴苛的生活形態與靈修的體驗;不過後來因為瘟疫肆虐而發展出來的鞭笞派(Flagellants)則有別於此,鞭笞儀式並非獨自一個人在修院的密室內進行,而是整個團體透過四處遷移的懺悔儀式,毫不隱藏地公開鞭笞。

西元1438年夏天,鞭笞儀式隊伍從奧地利、匈牙利出發,次年抵達波西米亞(Boheme)、薩克遜(Saxon)與法蘭西(Francaise)地區,經過許多城市後最後來到萊因河下游地區,這個宗教運動在尼德蘭(Nederland)持續到西元1530年初,時間比起其他地區來得長許多。

鞭笞派通常以兄弟會(Fraternity)的形式組成,教士可以成為會員,但無法成為「會長」。按照規定,每位成員必須履行義務33天半,當鞭笞行列遊走各地時,因為遷移過程逐漸時有退出或是新加入者,便需留意後續儀式進行及組織發展問題。此運動預計應進行33天半,約相當於耶穌在世的歲數。鞭笞者不許在停留的地方向當地人請求留宿,只能接他人的邀請。為了維持經濟獨立,每位兄弟每日應攜帶4芬尼(pfennig,芬尼是中古時期的德奧地區的貨幣單位,1馬克等於100芬尼),而且嚴格禁止儀式行列遷移期間與女性交談。

史特拉堡編年史(Strasbourg Chronicle)曾詳細記錄西元1349年6月8日來到這裡的200位鞭笞派成員,此文獻中的數字應當可信。這個記述充滿了批評的語氣,但是當時的情況似乎大部分的民眾一開始都明顯受到這個運動的影響,進而在物質上和思想上支持鞭笞者。編年史描述:當鞭笞行列接近一個城市或村莊時,教堂便以鐘聲相迎。蠟燭與旗幟在前面引導,鞭笞者隨後成兩列並走,身著大衣,頭戴畫有十字架記號的帽子,口中以古德文吟誦詩歌,祈求耶穌的幫助:

「我們處罰身體、討上帝更多喜悅。」

進入教堂後,全體四肢投地成十字膜拜。編年史作者刻薄的描述:「發出淅瀝嘩啦、霹靂啪啦的聲響。」如此伏臥在地上一會兒之後,領唱者要求鞭笞者三次高舉雙手「祈求上帝讓死神遠離」。

他們接著進行懺悔儀式時:「當他們開始鞭笞自己,每天至少兩次,早晚各一次,在鐘聲的陪伴下吟唱詩歌,成兩列隊伍前往城外的鞭笞地點,身上從腰部到腳只圍一件白色的袍子,躺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圓形認罪,曾經為罪犯者作偽證的人須側躺,伸出三根手指頭放在頭上,通姦者則須躺臥於地…等等。從他們的動作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他們犯了哪種罪行。這種公開認錯的舉動,一但狂熱消失之後,不免因為法庭的追查而招致厄運。」

接著領唱者一邊跨過鞭笞者,一邊以皮鞭觸摸他們,口裡誦唸著:

「稟聖潔殉道者恩准再起,謹記在心不貳過。」

然後大家從地上爬起來,跟著會長繼續跨過仍躺在地上的人,用皮鞭觸摸他們,並且重複會長的誦詞。被一一赦罪後,大家站著圍成一圈,領唱者引領其他人開始唱歌。這時以兩個人為一組繞圈行進,並鞭打自己:「有人的皮條上打了節,有的藏了釘子,許多人還因鞭打背部,而鮮血四濺。

在誦歌歌詞的句子間,鞭笞者重複俯地膜拜、起立的動作,領唱者繼續往前走要求信眾伸舉雙手祈禱,祈求上帝讓死神遠離:

「我們舉起雙手,上帝將垂憐我們。」

懺悔儀式過後,大家再次穿好衣服,接著有人誦讀據說是耶穌留在耶路撒冷祭壇上的書信〈天堂福音〉(Aurvana Air),同時它也是一份訴狀,內容充滿各種指控的名目,控訴人們未在星期日朝聖或未在星期五禁食,因為他們的邪惡、傲慢與無數的罪行,人間便降下各種可能的災難,地震、國家遭受甲蟲、蝗蟲、毛蟲、鼠類、霜凍、嚴寒、乾旱、洪水等災害,以及雷電、戰爭、遭異教徒攻擊等災難。災難過後人們通常只能啃食乾樹皮與杉球果,以對抗飢荒的威脅。

這份〈天堂福音〉還不時控告惡魔般的猶太人,理由是猶太人拒絕接受拯救。編年史作者在記述這段鞭笞隊伍之前,曾經簡要說明,所有的史特拉堡的猶太人在西元1439年全數被燒死,因為他們犯有在井水和河水中下毒散布瘟疫的嫌疑。

誦讀完這份〈天堂福音〉之後,鞭笞者繼續鞭笞自己,再度並列前行,蠟燭與旗幟在前引導。一路上吟誦詩歌回到城中,並在鐘聲的陪伴下進入教堂,再以十字形俯地膜拜,待完成禱告與其他儀式後,才返回夜宿的地方。(以上文獻摘要自:Norbert Ohler, Reisen im Mittelalter, Patmos Verlag Gmbh & Co,19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