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金屋雕像:拉奧孔

 

邱建一2010.6.10.


未命名-1xzczc.jpg  

羅馬帝國時期,約西元第1世紀,拉奧孔。(梵諦岡景觀殿,梵諦岡博物館)


 

西元第16世紀初期,在羅馬舊城區內鄰近大競技場(Coliseum)的一個小山丘的工地裡,正忙著把古羅馬戴克里先(Diocletianus, 248-305)公共浴池改建為教堂的一群工人,無意間發現在地下有一些洞穴存在。他們深入這些洞穴之後發現,原來在這座公共浴池的地基底下還有更古老的建築,當下工人們立刻回報梵諦岡,而當時的教皇朱利亞斯二世(Julius II, 1443-1513)立即決定先將教堂工程停工,開始挖掘這個新發現的地下建築。

在挖掘之後,這座地下建築被命名為「金屋」(Domus Aureas),之所以這樣命名的原因,是因為它的穹隆頂還裝飾著壁畫與灰泥淺浮雕,四面牆面還可以看到古代的壁畫,所以以它富麗堂皇的氣象而被命名為金屋。隨著挖掘範圍的擴大,16世紀的羅馬人意識到這座建築的範圍之大遠遠超出想像之外,除了一開始就已知的戴克里先公共浴池之外,金屋的遺址範圍還一直延伸到圖拉真(Trajan, 53-117)廣場的地表之下。

金屋的出土具有非凡的意義,雖然當時還不知道這就是古羅馬皇帝尼祿(Nero, 37-68)在西元67年羅馬大火後重新營造的宮殿,不過這卻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次見到的古代彩繪壁畫。梵諦岡以其意義重大,所以指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藝術家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主持了金屋的挖掘工程,並且特別任命他為「羅馬考古總監」。

金屋的挖掘斷斷續續維持了數十年之久,除了壁畫與灰泥淺浮雕之外,這裡也持續有大批的大理石雕像出土,光是西元1547年這裡就出土了25尊雕像,它就像地下寶庫一般源源不絕地被挖掘出各種有價值的文物。在這些金屋出土的雕像之中,最具有特色最精美的是一尊早在西元1506年就已出土,後來被命名為「拉奧孔」(Laocoon)的大理石雕像,這尊雕像的影響力深遠,當時雕刻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1564)與建築間桑迦洛(Giuliano da Sangallo 1445?~1516)奉教皇之命趕赴出土現場,兩人都認為這是最精美的雕像,他們對教皇報告書中描述這尊雕像:「散發出不朽的氣息。」米開朗基羅還建議教皇將它買下來,後來它被移置到教皇的寢宮,一個名為「觀景殿」的八角形露天陳列室之中(現今稱為梵諦岡博物館)。

這尊拉奧孔像經過修復之後發現,它以一組三人的形態構成,並由一條巨蛇啃咬纏繞在這三個人的軀體之上。而它之所以被命名為拉奧孔,這是因為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 前70-前19)的著作《埃涅阿斯紀》(Aeneid)所記載的特洛伊戰爭在木馬屠城之前,特洛伊海神神殿祭司拉奧孔發出警告希臘人即將屠城的預言,由於他洩漏了神的計謀所以遭致海神波賽頓(Poseidon)憤怒,波賽頓派遣了海裡的巨蛇,偷偷潛入特洛伊城中將拉奧孔與他的兩個兒子一同咬噬至死。

這尊大理石雕像可以看到一條巨蛇張開利牙,正兇狠地啃噬拉奧孔的腹側,而拉奧孔的左手緊緊的抓住蛇頭,想把它拉扯開來,右手把蛇身高高的舉起;在左邊他的大兒子受不了巨蛇越來越緊的纏繞,似乎正在向父親求援;另一邊的小兒子已無力抵抗巨蛇的緊縛,他的身體往後傾倒,似乎已經奄奄一息。位居正中間的拉奧孔看到兩個兒子即將死亡,他自己也只能盡量掙扎以逃離巨蛇的魔掌,但已無暇他顧。在意識到自己即將面臨的悲劇之後,他無力的發出吶喊,臉上的五官因為極度的痛苦而扭曲為一團。

這尊雕像充滿了戲劇化的張力,把拉奧孔已經瀕臨死亡的一刻表露無遺,拉奧孔的痛苦不只是臉上肌肉的扭曲而已,他全身的肌肉因為過度掙扎而僵硬,整組雕像有著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緊張與悲壯的氣氛。在木馬即將屠城之際,拉奧孔愛國的精神與神的旨意互相衝突,所以他只得面對死亡,無力挽回家人與自己的生命。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眼中,拉奧孔雕像不只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而已,它充滿了動感與情感力量,而這尊雕像所代表的創作典型,更是激發了無數的藝術家引以為榜樣。西元1515年,法蘭西國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在馬里讓(Marignano)戰役大勝教皇國的聯軍後,就開口要求梵諦岡將拉奧孔作為戰利品。後來教皇李奧十世(Leo X)不願意讓渡這尊雕像,所以祕密叫人做了一尊複製品雕像準備送給法國,但最後因為其他的事件影響的緣故,到最後真蹟與複製品都沒有送到法國。西元1797年,拿破崙遠征義大利,義大利戰敗之後這兩尊雕像(包含真蹟與複製品)才一起被送往法國,拿破崙倒台之後真蹟被送回梵諦岡,而複製品至今還保留在法國羅浮宮。

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到巴洛克的貝里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這兩百年間的藝術加以拉奧孔雕像作為楷模所作的藝術創作不計其數。18世紀的德國籍藝術史學家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1717-1768)又把它作為典型範例,發表了「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的古典藝術理論。緊接著美學家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乾脆以拉奧孔為題,寫了一本專門著作探討這尊雕像的藝術本質與其影響。至此,拉奧孔的藝術史地位就已完全確立了。

至於拉奧孔的完成年代與作者,在西元第1世紀的古羅馬著作《自然史》有一條相關的記載:

「這件作品收藏在提圖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 39-81)的皇宮裡,在一切雕刻與繪畫之中是最傑出的。出身於羅德斯島的阿格桑大(Agesander)、波利多羅斯(Polydorus),與阿提諾多柔斯(Athenodorus)這三位卓越的藝術家按照一種統一的計畫,用一整塊石頭,把拉奧孔和它兩個兒子以及巨蛇的神奇纏繞雕刻出來。」

現今一般都認為西元1506年出土於金屋的拉奧孔雕像的完成年代,應該是在西元20-67年之間的尼祿皇帝在位的時代裡,後來又被提圖斯皇帝收藏自己的皇宮之中。以其時代而言,它雖然歸屬於羅馬藝術的範圍,但它同時也是希臘化的羅馬時期藝術的代表;它是最傑出的古代雕刻之一,這是舉世所公認的。

 

附圖:

梵諦岡博物館(景觀殿),古希臘與古羅馬雕像展示區。正中間遠處位於迴廊底下的就是現今〈拉奧孔〉陳列的位置。

未命名-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