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研究:三國時期 

 

虛值大錢:直百五銖、大泉當千

 

邱建一2011.7.1.


未命名-1asasdDasddd.jpg   

(左)蜀國「值百五銖」。(中)吳國「大泉五百」。(右)吳國「大泉當千」。


大概是羅貫中的那本說書人的《三國演義》鋪陳得太出色了,加上以前在那段臥薪嚐膽一片復國的政治氛圍當中,蔣氏政權特意在國文課本裡別有用心地選入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的影響力,再重以近幾年新拍攝的電影《赤壁》、《關雲長》的深耕再強化、強化再深耕。所以,只要是一提到三國時期,大部分的人的第一時間反應都是好人都在蜀國、吳國,而魏國都是壞人的刻板印象!

但事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劉備、關雲長、張飛、趙雲、諸葛亮、周瑜、魯肅、孫權…真的都是愛民如子廣受擁戴的治國良才嗎?」

我想,任何一個對古錢幣稍有研究的人說會大搖其頭地說:「不!那可不。」

「壞人!不但都是壞人,而且還是凶暴侵民的吸血惡魔…」

「他們比橫徵暴歛的酷吏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之所以會有這樣印象惡劣的共同看法,原因無他,在於三國時期的蜀國、吳國所發行的貨幣簡直是讓人給看傻了眼!哪有國家這樣惡搞自己的貨幣經濟的??國家財政困窘也就算了,只要肯深耕於斯地、藏富於斯民,雖然偏安但假以時日穩健經營,總有一天可以重回國家體制的正常軌道。

但是,蜀國吳國的執政者可不這樣想,他們只想快速地歛聚財富,想辦法從市井小民當中削刮所剩無多資本。所以,三國演義當中所描述的萬民擁戴是假,國家分崩離析最後被西晉消滅為真。魏國的曹氏家族被司馬家族篡位是統治者的無能,但吳國蜀國的滅亡根本就是咎由自取,就算西晉不挾百萬兵馬南下攻打,蜀國吳國這種爛國家也會自己消失滅亡。

眾所週知,中國的貨幣從周代以來就是採用「計重錢制」。簡單地說,就是規定以青銅製作貨幣,並且規定法定重量,以作為商業交易的媒介。

這種制度的誕生有其歷史背景。在周代的戰亂時期,東周、西周各諸侯藩國之間雖然戰亂頻繁,各國雖各自發行自己的貨幣,貨幣的樣貌也各自殊異,但外觀長相不同的刀幣、布幣、磬幣、圜錢在各國之間通行無阻而且是可信任商業交易媒介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各國貨幣都有法定重量,因此幣值作價是以「重量」作為單位的,人們相信的是重量,而不是貨幣的外觀形制。而秦始皇以秦制的「半兩錢」統一貨幣,其實也只是統一貨幣外觀而已,對於以「重量計價」的貨幣制度,他倒是沒有意見的。

從秦代的半兩錢,到漢代的八銖半兩、四銖半兩、五分錢、三分錢到三銖錢。以上的貨幣的面額都是重量單位,而雖然歷經不小的屢次改革,但改革的都僅僅是貨幣外觀形制的改變,至於以重量計價的「計重錢制」則一直是基本的準則。

這也是為何中國早期貨幣一直都有私鑄幣的狀況,而且甚至在某些時代段裡,政府還明令官私都可以鑄行錢幣,每個人如果有需要都可以發行自己的錢幣,但條件是這些私鑄錢幣得符合法定重量即可。而不管是官錢還是私錢,只要能符合重量單位,都是可以通行使用的,沒有不便,也沒有「偽鈔、偽幣」的問題。

漢武帝時期,由於先前流通的私鑄幣外觀粗惡,甚至有部分私鑄幣不足法定的重量,還兼有銅質不純的問題。所以,他下令將鑄幣權收歸國有,並且規定僅有當時稱為「三官五銖」的貨幣可以通行(在「三官五銖」之前還有一種官鑄的「赤側五銖」),至於私鑄幣則通通送回當時位於上林苑的造幣廠銷燬重鑄。這次的行動,是中國歷代政權將貨幣發行的鑄造權收回國有的首例,而之後的歷代政府也是比照辦理的。

漢武帝時期發行的「三官五銖」統一了貨幣的外觀形制,但其實它與先前的半兩錢制還是一樣的,都是計重錢的一種。一銖大約等於現今的0.68-0.7g,所以五銖大約是3.4-3.5g。自從五銖錢之後,一直到清代為止,大抵都是維持這樣的法定重量。

而漢武帝時期發行的「三官五銖」,為了取信於民,甚至實際重量都超越了面額所標示的「五銖」,大部分當時發行的五銖都超過法定的3.4g,甚至4g左右的錢幣也不罕見。而這樣的超值大錢民眾當然樂用,自此而奠定了五銖錢制的法定基礎與信任基礎。

足額錢幣是國家貨幣制度與經濟穩定的基礎,而現代貨幣的「虛幣」之所以年年通貨膨脹年年貶值的原因其實無它,就是因為貨幣本身的價值與它的面額完全不相稱,一張現代的紙鈔的製作成本僅有幾元而已,但是透過上面印刷的「面額」,居然作價可以高達上百上千。這種大面額的虛幣不貶值才是天下奇聞,難怪年年通貨膨脹,年年貨幣貶值,當民眾大嘆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同時,其實背後的因素就是各國國家貨幣發行單位搞的鬼。

現代國家只要打開中央銀行印刷機的電源,錢就滾滾而來,而且還規定只有國家可以發行這種大面額虛幣,如果民眾用自己家裡的印表機印製就叫作偽鈔。面額與實際價格不相稱,大利之所趨,難怪偽造紙鈔的犯罪與日俱增。

貨幣專家都知道,遏制偽鈔其實很簡單,只要面額與實際價格相等就好,而且也不會有通貨膨脹的問題。而具體的作法比如說廢止大面額虛幣紙鈔,改以貴金屬的黃金、白銀發行貨幣,並且讓金幣、銀幣的面額與實際掛牌價格相等,甚至可以略超過面額。這樣子一來還有誰肯做偽鈔偽幣嗎?因為根本就是賠本的。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這個道理很簡單的很容易做的!但是沒有一個政府敢這樣發行貨幣,理由無他!因為這樣國家會窮死,世界上沒有一個號稱民主的政府敢這樣發行貨幣,因為現代政府都是空殼子政府,國庫虛到不成體統,靠的就是發行大面額紙鈔與舉債來充充場面而已,至於通貨膨脹是一種手段,因為舉債太多,而且也發行太多虛幣,所以最好的還債方法叫作「通貨膨脹」,有人問政府舉債不是要付利息嗎?但這利息有啥關係,每年12的利息根本就不痛不癢,因為只要每年通貨膨脹自然錢就慢慢地不值錢,那這樣一來今年的100元,20年後只剩下50元,雖然面額還是100,但通貨膨脹掉的50元,就算是隱藏式的不用還的錢。

通貨膨脹是國家惡性的搜刮民財的方法,而具體的手段就是發行大面額虛幣來達成任務。現代政府的財政單位精於此道,並且透過宣傳機器來對人民洗腦。而這種作法其實以前有幾個政權曾經這樣搞過了,殷鑑不遠,這些惡搞的政府都是極爛的政權,第一個是王莽,他首發虛值大錢,最高面額的是「萬錢」,當然不用我說王莽的下場,他的國家「新國」能持續幾天?還不是很快就倒台了。

後來到了三國時期,又來個蜀國和吳國,劉氏與孫氏政權皆接連發行虛值大錢。當時蜀國首發「直(值)百五銖」,簡單地說,就是蜀國的一個錢可以換100個漢代的五銖錢;而吳國更是不甘示弱,看到蜀國有大錢出現,他們也立刻發行「大泉五百」,當下之意是說你蜀國的面額100算啥!我一個錢可以換500個五銖錢。而更絕的是,繼大泉五百之後,吳國再接再厲接連發行「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嗯!~這段看起來和新台幣的面額增長幅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貨幣史上最惡劣的虛值錢幣終於出現,一個錢要換人家10005000個五銖錢,孫權周瑜當民眾是笨蛋嗎?民眾當然不樂用這樣沒有誠意的虛幣,而且由於幣值與面額不相等,大利之所趨所以民眾也開始偷偷仿效政府發行自己的私鑄錢,吳國大面額的虛幣到最後是偽幣滿天飛舞,搞得國家財政幾乎倒閉,最後孫權只好承認錯誤,下令禁止再用這樣的大錢,而已經發行出去的虛幣就叫各地方政府以原價回收。

比較起來,孫權算是很有誠意的,至少他還承認錯誤。但是那個蜀國的值百五銖可是一直使用到民窮財竭的劉氏政權倒台為止。本來在「計重錢制」的認知之下,既然蜀國要發行值百五銖,那一個錢得重達5x100=500銖(1750g)的重量才行,但實際上值百五銖一開始發行的時候也僅有8-9.5g之間,大約不到3個三官五銖的重量而已。像這樣的錢幣,以13都很勉強了,更何況要價值100呢?最好笑的是,值百五銖到最後還越來越輕,到末期僅剩下3.5g,實際上也相同於三官五銖的重量單位,只是面額維持100而已。

至於曹魏呢?這個國家的財政則一直很穩定,後來之所以能夠統一中國的基礎也是貨幣制度的貢獻之一。雖然曹魏也有新鑄錢幣,但是大抵維持了五銖的外觀與重量,而且北方的魏國的市場上,漢代的五銖錢與曹魏的五銖錢共同流通使用,而且一直維持了1:1的作價比例。甚至,曹魏鑄錢的數量也不多,因為「古錢」(漢代五銖)的數量很多,已可以滿足了市場交易需求,所以曹操懂得藏富於民的道理,沒大量發行自己的貨幣,更沒有發行虛值大錢。

以貨幣制度比較,誰是明君、誰是昏君,已昭然若揭。

三國演義嘛?看看笑笑就好。別當真了!蜀國吳國只是一群搜刮民財的酷吏而已,哪能稱得上是治國良才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