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史文獻選讀

 

格鬥士的出賽與存活率

 

邱建一2012.2.18.

文本來源:Keith Hopkins & Mary Beard, The Colosseum., UK, London, Profile Press. 2004. pp:93-96.


 

現實到底有多殘酷?多數格鬥士(gladiators)上場之後,多快就喪命?多少人能夠活到光榮退休?

現存的證據給我們的感覺參差不一,有些墓誌銘紀念的對象曾任格鬥士,到了老熟年紀才壽終正寢,身後遺留愛妻及悲痛的子女,奴僕成群。也有其他證據顯示某些格鬥士技藝高超,活了下來。龐貝城(Pompeii)裡有些塗鴉畫很有趣,畫中記錄了幾個不同場次的比賽結果,以及相關格鬥士過去的「體能狀況」,我們發現幾種不同的比賽模式頗有意思:有最高階的老手格鬥(例如15戰經驗的對上14戰經驗的、16戰經驗的對上14戰經驗的),有新手對戰,還有偶見的新手對上老手。不過真正令人詫異的是,竟有少數幾位格鬥士擁有超過50場的戰績(雖然更可能只是吹噓)。儘管如此,仍然有相當多的紀念碑追悼英年早逝的格鬥士。我們從一塊墓碑上看到,這位名為葛拉寇的墓主打了7場格鬥賽,死在第8場,得年23歲又5天,他的妻子和「所有關愛他的人」為他立了碑,引用死者的話:「諸位聽我一言,命運靠自己,勿信復仇女神涅墨西斯(Nemesis),我便是如此受騙。」

這些都是偶得的資訊,而且有許多來自羅馬城以外的地方,我們只能假定,放大範圍來看,這些證據也會適用於羅馬大競技場。但若是將所有來自羅馬和義大利其他地方的證據集合起來,墓碑和塗鴉上的這些平均餘壽數字,確實讓我們得以一瞥格鬥士的出賽頻率,以及中老年存活率。

事實上,這裡浮現了一些意料之內和意料之外的結論:從墓碑的紀錄統計得知,格鬥士平均死亡年齡為22.5歲。當然,死後有人立碑懷念的格鬥士大概是少數例外,得要配偶或同伴十分在乎,才有可能花錢立碑銘文。一般說來,取得的樣本必定以戰績出色者居多,即便如此,與「普通」羅馬男性的平均餘壽相比,差異仍然顯著。假設(僅為猜測)格鬥士進入競技場的年齡為17歲,那麼根據前述數字,他們只能再多活5年半。而普通17歲男性的平均餘壽為31年,也就是說,假設他們能活到17歲(這是很大的假設,因為多數未成年即夭折),那麼平均死亡年齡是48歲。得到的結論或許並不令人意外,即使戰績出色的格鬥士,英年早逝的機率也非常高。

墓碑留下的紀錄也透露出其他的訊息,我們知道葛拉寇打了8場比賽,死於23歲;另一名格鬥士則死於27歲,歷經11戰;還有一名經歷21戰,得年34。這些數字可能代表格鬥士生涯起步較晚,但也可能代表比賽頻率不高,至少在菁英格鬥士之間是如此,這一點又更令人吃驚了。假設出道年齡是17歲,再假設他們服役未曾中斷,至死方休,那麼我們必須得出一年比賽不到2場的數字。

是格鬥士畏戰嗎?比較大的可能是主人不願意他們冒險。

第2世紀哲學家伊比德圖(Epictetus)告訴我們,據聞皇家格鬥士曾抱怨銜命上場的次數太少:「彼等向天神祈禱,又煩監督准予出戰。」但如此一來,卻又得到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想像畫面:格鬥士日日苦練,可能還用木劍打練習賽,真正的格鬥賽相較之下卻少之又少。

但這也不一定,我們知道,在某些大型皇家節目中,一個格鬥士有時可能要上場不只一次,從圖拉真皇帝(Trajan)的豪華大秀紀念碑文提到「半對」格鬥士即可得知。此外還有從亞歷山大港來到羅馬的那位格鬥士,他參與的大概是西元117年的圖拉真凱旋紀念賽,他在同系列節目中出賽3回合,碑文說明他在初次上場之後,不過7日就再次出賽,接著在這系列賽事中發生了某件事,可惜碑文在此處斷裂,我們無從得知「某件事」究竟何事?或許正是他喪生的那場比賽。

那麼,每場格鬥比賽的死亡率是多少呢?來自義大利的數字很零散,但仍有線索可循,不過多半又是偏向戰績較出色的格鬥士,不足以代表那些想必更快喪生的廉價「臨時演員」(這類格鬥士有時在拉丁文稱為「gregarii」,意思是「合唱隊」或「候補演員」)。

有一組龐貝塗鴉提供了46位格鬥士、23場對戰的資訊:21位勢如破竹,17位獲得饒赦保命,8位當場死亡或重傷不治。樣本數雖然少得可以,卻幾乎是僅有的了,我們得知每一個競技節目的死亡率是參賽人數的1/6。這樣的死亡率與另一項屠殺規模指數大致吻合:雖然偶爾可見50場戰績的老手,但是如果我們為這些龐貝格鬥士加總存活者的出賽記錄,可算出戰績超過10場的格鬥士只有1/4。其他3/4的人不及10場格鬥賽就喪生,也就是說累積損失為每場比賽13%。…。

事實上,奧古斯都(Augustus)皇帝曾經禁止不留活口的格鬥表演,壓制這種豪奢無度,不過這道規定並非全國奉行不悖,某個義大利小鎮有一塊紀念碑,吹捧碑主:「4日內舉行11場對戰,使坎帕尼亞(Campania)地區11名頂尖格鬥士喪生,另外殘殺熊11頭。」

(Keith Hopkins & Mary Beard, 2004. pp:93-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