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研究 

 

「半吊子」與「二百五」

 

邱建一2011.2.24.


002.jpg  

「一串錢」:這串用繩子綁起來的銅錢總數是140個,連「二百五」都還不到,對古人來說這只是零零散散的口袋零錢而已。(綁起來的那串是品相很好幾乎是全新未使用過的「初唐開元」,零散的是品相不怎樣的北宋小平雜錢。)


在現代的口語裡我們常用「二百五」、「半吊(調)子」這兩句俗語來形容某些人做起事來零零落落著,常常著三不著兩地有一搭沒一搭。不過,卻很少人知道「半吊子」與」「二百五」其實與古代的貨幣制度有關,而這也是古人在使用銅錢時一種口語,而這口語最後也逐漸地內化為一般日常用語的俗語。

要了解這兩句俗語的意思,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中國的貨幣制度是怎換算的。

早在中國錢幣在發明之初,在一開始的時候,貨幣的單位是以「重量」來計算的,這種貨幣制度稱為「計重錢」。簡單地說,錢本身的重量等於價值的高低,越重的錢面額越大,而越輕的錢面額越小。這是為何秦代的錢稱為「半兩」、漢代的錢稱為「五銖」的緣故,半兩、五銖都是重量單位,秦代與漢代鑄造錢幣時都強調「重如其文」,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錢幣的重量就是錢幣上鑄造的字(錢文),而且是童叟無欺。」

雖然說,秦漢兩代都強調國家發行的錢幣是「重如其文」,但實際上未必如此,由於古代的青銅鑄造技術並不精湛,再加上有時偷工減料,更糟的是總是有人想要鑽小漏洞偷偷自己鑄錢發個小財(私鑄錢),所以秦半兩、漢五銖的重量未必能夠真的維持「重如其文」。這也導致半兩錢、五銖錢到最後都信用破產,導致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五銖錢一直通行到隋代為止,但由於幣值(重量)嚴重不符,所以通貨膨脹嚴重,此時這種計重錢已經到強弩之末了。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淵終於忍無可忍,在武德四年(西元621年)下令廢止五銖錢,改發行著名的「開元通寶」成為法定貨幣。

開元通寶與五銖錢最大的不同是錢幣上的文字已經不再寫明重量了,而是以「開元通寶」四個字來代替。至於錢幣本身的規格,唐代規定:「每枚錢幣徑8分(約24mm),重2銖4絫(讀音「累」,十絫等於一銖),一枚為一錢,十枚為一兩。」自此以後,「錢」、「兩」這兩個名詞終於正式成形,而且成為10進位法定貨幣單位。

唐代的「開元通寶」之後,中國的錢幣改制為「通寶錢制」,這是之後的朝代的錢文都稱為「通寶」或「元寶」的緣故。而10進位法的換算方法也因此深入人心,成為大家習慣性的計算方法。

但由於中國古錢都是青銅鑄造的,所以甚有重量。以開元通寶為例,它大約等於現今的3.6g(初唐開元甚至平均均重4.5g),所以如果有很多錢的話,那不但重量可觀而且攜帶不便。所以早在先秦的圓孔圓錢的時代裡,人們就已經有拿根繩索把錢串起來的收藏的習慣了,錢幣中間的洞,是為了把錢串起來的小發明。

在唐代以前,我們不確定古人會將多少個錢串起來為一串,但是我們很確定唐代以後的人因為有了10進位法計算的銅錢,所以很習慣性的把1000個銅錢串起來為一個單位,而這單位就稱為「貫」。貫這個字,原本的意思就是穿錢用的繩子,但後來這個字又成為一種貨幣單位,在明代以前所謂的「一貫錢」,指的就是1000個銅錢。

但明代中期以後就不再使用「貫」這個字,而改用「吊」來代替。所以明代的「一吊錢」就是過去所講的「一貫錢」(1000個銅錢)。至於為何把貫給廢掉,改用吊呢?其實這與明代初期推行的「寶鈔制度」有關,因為明代初期發行的紙鈔上面的文字印的是「貫」字,一開始的用意是借用「1000個銅錢等於1貫」,用來作為計算紙鈔的面額。但後來由於政府大量發行紙鈔,導致紙鈔信用破產,所以在明代中期以後民眾又改用銅錢。但「貫」這個字已經印在紙鈔上了,在明代使用「貫」會有紙鈔與銅錢的混淆,所以民眾乾脆就不再用貫,而以俗語的「吊」來替代。

明清兩代都是用「吊」這個字作為銅錢的計算單位的,所以在萬曆時期成書的《金瓶梅》,與乾隆時期的《紅樓夢》,裡面說到的都是「吊」這個字。以《紅樓夢》來說,裡面就說到賈府中的丫環分為3等,大丫環每個月「月錢」(薪水)1兩銀子,二等丫環每個月1吊錢,三等丫環每個月500錢。

在乾隆時期,1兩銀子約等於1500個銅錢,而1吊是1000個銅錢,小丫環實領500個銅錢。所以賈府丫環的薪資以500的倍數作為級距。

而500以下的單位,明清兩代的人似乎是把它當作零錢看待的,也就隨意的把它給串起來,稱為「一串錢」(有此一說「一串錢」指的是100個銅錢,但這種說法尚無法證實。)一串錢只是形容不需刻意計算的零錢,這是因為明清銅錢的比值經過換算之後,大約可以等同於現今台幣1.5元左右,所以500個銅錢,大約等於現今750元新台幣而已。

因此「半吊子」(500個銅錢)原意指的是:「不成一吊錢的半數。」而「二百五」那就根本就是零零散散的口袋零錢了,只能隨意一串串的串起來,根本就不成個數的。

由計算銅錢的單位所發展出的口語化「半吊子」與「二百五」,最後成為「形容一種零零落落狀況」的代名詞,直至現代還在使用當中。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銅錢了,但是語言的發展居然與古代貨幣史有了聯繫,在研究古代錢幣的過程中,讓我們知道文化堆積與內化的過程,這實在是個有趣的現象,也是樂趣的所在。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