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人手記_埃及_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的傳奇旅程

 

邱建一

取材修訂自2002.9.15.「藝術考古學講義:第三部份:古埃及藝術」。

2010.1.6.重新整理為藝術學相關課程講義。


 未命名-1.jpg

在大英博物館的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碑有好幾個分身(複製品),大英博物館每次送出國展覽宣揚國威,它永遠是分身出國。原因是到今天為止,法國與埃及都還在向英國追討這塊石碑。不管是哪一國擁有,英國是最沒有權力保有石碑的國家!


 

1798年5月19日,法國遠征軍帶領著400艘各式船艦、38,000名官兵、100門火炮,出發前往當時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領地的埃及,經過著名的「金字塔之役」以及隨後的幾場衝突之後,拿破崙取得了尼羅河口的控制權,並且攻下了開羅以及亞歷山卓城。1798年8月1日,英國艦隊與法國軍隊於尼羅河口再度交戰,結果法軍慘敗,僅兩艘戰艦脫逃,死傷3,200人。英國海軍人數不多所以無法直接攻克亞歷山卓城,但他們包圍此地並且切斷法軍補給船隊的運輸,法軍也從此被困埃及的開羅、亞歷山卓兩地。

雖然此時法軍被困尼羅河口,但並未放棄遠征埃及南部的意圖。1798年8月25日,拿破崙再派遣遠征軍前往尼羅河上游等地,追擊已經潰逃的土耳其騎兵部隊,同時留在開羅以及亞歷山卓城兩地的部隊,開始建築防禦工事以防範英國海軍的進擊。法、英、土耳其等3個國家經過16個月的拉鋸戰之後,於1800年2月4日簽訂合約,法軍無條件投降並返回巴黎,埃及繼續屬於土耳其管轄但受英國保護。1799年7月,就在英、法兩國交戰的同時,法軍為了阻擋英國艦隊登陸埃及,開始在尼羅河三角洲西北方的羅塞塔村(Rosseta V.)營建防禦工事,當時最主要的任務是改建原本在羅塞塔村附近的土耳其碉堡「拉希德要塞」為一個砲台,後來這一個砲台重新命名為「朱利安要塞」。

7月19日,當法國士兵道特普爾敲破一道原本是土耳其人營建的矮牆時,發現破牆內有一塊高約1.2m,重750kg的黑色玄武岩石碑,石碑出土時下半截及周邊都已破損,可能是土耳其人在營建拉希德要塞時將之打破,並將它埋在牆內作為填石,石碑破損的其他碎片後來沒有尋獲,但是石碑後來呈報給當時的指揮官朗克雷(同時他也是埃及研究所的院士),朗克雷本人粗通古希臘文,檢視石碑後驚訝地發現,石碑中間一段的文字居然是以古希臘文所書寫,他將之翻譯為法文並發現這塊碑文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五世的即位詔書,在西元前196年3月27日由孟菲斯(Memphis)祭司所撰寫[1],碑文內容以舉行登基的「塞特(Seth)儀式」[2]為主,它的碑文在一開頭就以歌功頌德的語氣說:「這位年輕人從其英明偉大的父親『諸王之王』那兒繼承了王位,他建立了埃及,對諸神崇敬,戰勝敵人,恢復了人類的文明生活,他是『三十年節慶之主』,…。」

朗克雷認為碑文共計有三段文字,這三段文字分別由「古埃及聖體文、古希臘文、古埃及俗體文」書寫,而且這三段文字的內容應該完全相同。石碑隨即被送到開羅的埃及研究所總部,並被拓印、抄錄、模鑄好幾個不同的版本送往各學門的學者手中,同時也有幾個版本祕密運回巴黎以供「法蘭西斯學院」保存。當時的學者都認為有了這一塊石碑,那麼象形文字的破解應該指日可待,但實際上要經過23年後,象形文字才成為一種可讀的文字。在1800年法軍戰敗自埃及撤回時,羅塞塔石碑在亞歷山卓港被英軍攔截成為戰利品,之後於18022月運回英國由「倫敦古物協會」保存,並製成石膏模型送至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三一學院、都柏林大學…等地,提供英國學者研究,石碑最後於180212月年被安置於大英博物館埃及廳。但一直到1815年才由古文物協會將它的完整銘文印成書籍出版。

在羅塞塔石碑的複製過程當中,由於各種版本不盡相同,所以難免造成拓印過當而導致內容不清的狀況,當年的考古學家為了研究象形文字,所以獲得清楚版本的石碑拓印本為首要之急。著名的埃及學家商博良在研究之初就見過羅塞塔石碑的抄錄本,但由於抄錄內容不完全,所以他的研究工作真正依據的版本是大英博物館原件於1808年的石膏複製品。後來法國方面終於依據這塊石碑於1799年發現時的石膏複製品而重刻一塊置於「羅浮宮」,隨後複製另一塊贈送開羅的古埃及文物館保存。

「羅塞塔石碑」的研究在1799~1822年間就像是一個競賽,各國學者都希望藉此一舉成名,而最後成功的是法國學者商博良(Jean Francois Champollion, 1790~1832),他首先在石碑上成功的辨認出法老「托勒密」的名字,然後對照古希臘文在「菲萊神殿」(Philae)的方尖碑上找出同是托勒密王朝的法老「克麗歐佩托拉」(Cleopatra)的名字,由這兩個名字出發而找出4個表音的符號,而且發現所有有「橢圓形邊飾外框線–皇室徽章」(cartouches)的是法老或是皇帝的名字[3],然後以此為基礎找出了「亞歷山大」(Alexander)、「尼祿」(Nero)、「韋斯巴薌」(Vespasianus)、「圖拉真」(Trajan)…等廿一王朝的托勒密時期的羅馬、希臘元首的姓名,最後他逐步地重建出有24個表音符號的古埃及文,然後整理出古埃及語法及拼音法則。當1822年商博良第一次發表他對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時,事實上他只成功的辨認出10個表音字元、2個不完全正確、6個是錯誤的,甚至遺漏了另外6個字元。商博良或許不算是真正成功地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但是他開啟了一扇窗戶,對後續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繼商博良之後,許多學者都灌注心力在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工作上[4],現在終於可以大致了解古埃及的文字內容(但有些音節、表意符號至今乃無法辨認),藉由文字的敘述,再加上文物的研究,埃及學從而奠定基石。

 


[1] 孟菲斯(Memphis)是古王國時期的首都,現今遺址位於開羅南方24公里附近的小村落–米特若希納村(Mit Rahinah)附近,但這個地點由於幾千年的破壞所以已經蕩然無存,僅遺留地基而已。現今埃及還有所謂的孟菲斯遺址開放供觀光客參觀,但是現在展覽的遺物大多數是新王國以後的文物,而這些遺物與那一個古王國的首都已經沒有關連。

[2] 這個「即位30週年慶典」與古埃及傳統上每位法老都要舉行的「塞特(Seth)慶典」有關,它不只是紀念法老即位登基而已,在另一方面也有宣示法老具有「神人」身分的意義在內。事實上,在今天的薩卡拉(Saqqara)的階梯金字塔(Step-Pyramid)中,尚存有舉行塞特儀式所用的儀式廣場與王座。

[3] cartouches」的名稱來自於法文的「子彈彈殼」(不過這種皇室徽章的古埃及文讀音應為「shenu」),當1798年法軍入侵埃及,士兵見到神殿浮雕的橢圓形皇室徽章時,以其形狀類似步槍子彈,自此而有這個名稱。但事實上這個橢圓形邊框的來源有三種說法:

第一、它可能來自於遠古太陽神–阿圖(Atum)的形象之變形,它代表著初生的太陽與所有生命之源。

第二、它來自於護身符「伊西斯結」,或是代表象徵上下埃及統一的莎草與蓮花所打的繩結。

第三,它可能象徵法老所居住的宮室圍牆。

[4] 與商博良同時期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還有許多學者,他們對於這種文字的破解也都各有重要的貢獻,他們分別為:英國人托馬斯.楊(Thomas Young,1773~1829)、瑞典人阿克布拉德(J.D. Akerblad)、法國人德.薩西(S. de Sacy)…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