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未見過的考古學資料(3)

 

商代殉人的人種問題 

 

邱建一2010.4.17.


未命名-11.jpg  

安陽殷墟,祭祀坑的人頭標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室)


 

商代晚期的殷墟遺址(河南安陽)已出土的4,000多座小型墓葬中,有關於殺人殉葬的遺存很多。這些資料是研究商代的人牲與殉人制度,與探索商代奴隸社會制度的珍貴史料。

殷墟已發現的各種祭祀坑中所埋藏的殺殉總數約在10,000人以上,而學者依據卜辭中有關於祭祀的材料做過統計,推算出祭祀用的殉人總數至少有14,197人以上。以時代而論,殉人的高峰在武丁時期最多,越早、越晚則人數越少,這與實際出土的考古資料所見略同,可見卜辭的記載大抵是可信的。

殺人祭祀是盛行於商代的一種宗教儀式,這種祭祀方式發生於原始社會晚期,盛行於奴隸社會時期,先秦時期是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所以先秦(商代、周代)的殺伐通常都是大規模而且持續舉行。

殺人祭祀的實質內容可以分為兩種,「殺人為牲」與「用人殉葬」雖然都是殺人,但這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在卜辭中前者稱之為「伐人」,後者稱為「用人」。人牲大多來自於戰爭所抓獲的俘虜,另有一部份人牲為奴隸階級;而殉葬則是來自於王族、貴族領主的近臣、近侍與近幸,他們的身分有貴族、平民與奴隸。不過在考古學資料上想要區分這兩者卻有實質的困難度,因為不管是人牲還是殺殉,到最後採取的殺伐形式都是類似的,所以在出土的實物資料上想區分彼此確實有其困難度。

不過,在發掘小型墓葬與祭祀坑時,我們也採集了大量的人頭骨標本,為研究商代人種歸屬保存了極為重要的基礎資料,以1950-1975年採集的84個人頭骨標本來說,經過研究後獲得一致的結論,他們都屬於現代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而這些殉人與商代大墓中的王族、貴族人種是相同的。但是早期挖掘的西北岡地區祭祀坑中的人種,雖然也屬於現代蒙古人種,但是卻比較接近北亞、南亞類型。

也因為祭祀坑中的人骨種屬有其差異性,所以學者對於這些祭祀坑中的人牲與殉人,提出了「異種系說」與「同種系說」兩種說法。持異種系說的學者認為,這些人骨不只是商代常見的現代蒙古人種的各類型而已,還包含了北亞的類蒙古人種、高加索人種、海洋類黑人人種。至於同種系說,則認為這些人骨都屬於相同的現代蒙古人種的地域性差異而已。但是,不管是何種差異性?這都與商代征伐的對象有關,這可能是商代在擴展領土的征戰過程中征服的四鄰對象有關。

商代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同時也是一個極力以武力征服、擴張領土範圍的武力霸權社會。因此,商代的奴隸來源其實是不虞匱乏的,而不管這些人牲、殉人的人種為何,這都是商代在建國過程中以武力征服擴張領土範圍的實質展現,所以這些頭骨極具研究價值,儘管它的年代久遠,但是這與中國的起源概念是息息相關的,因為或許這就是早期民族融合的一個現象,中國其實並不是單一起源國家,由安陽殷墟的祭祀坑的人骨研究可為明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