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資料集成(23)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第四枚佛指舍利(特4)
邱建一2010.9.26.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門寺博物館、寶雞市文物局、扶風縣博物館,《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上),北京.文物,2007。第四章、第八節。頁:275。
標本FD3:002特4、高3.7,大端最大徑2.21,小端最大徑1.73,小徑1.86,小端最大內徑1.48、大端最大內徑1.88、大端壁厚0.17-0.5、小端壁厚0.14-0.28釐米。重7.8克。
質地是一段管狀骨,兩端粗細不一,骨壁厚薄不勻,骨管外壁一側經過加工形成一條縱向骨脊,與之相對一側近似圓弧狀。外壁表面光潔,有三條人工刻劃之平行條紋,排列呈「品」形。骨管較粗的一端,再骨脊處保留有人字形的切割痕,在其兩側緣口各有一個加工成的凹形缺口,骨管內腔近似圓形,緣口加工近似方形,骨管大端緣口內壁有六條豎形銼磨加工之槽狀痕跡。骨管通體呈灰白色,外壁有兩處較集中地分布有許多黑色霉斑,一處分布不規則,另一處呈縱向條狀,霉斑已滲入骨質內部。骨管內附著一小塊黑色物質。佛指舍利之骨質陳舊,表面色澤較光潤。
第四枚佛指舍利供奉於地宮前室彩繪阿育王石塔(FD3:002-1)之內,塔內有鎏金銅浮屠(FD003:002-2)以絲綢包裹。打開銅浮取出羅裡絹面的絳黃包袱。包袱內有鎏金迦陵頻伽紋銀棺(FD3:002-3),棺內安置第四枚佛指舍利。(彩版二五四,1、2)
(1)第四枚佛指舍利(特4)。
(2) 第四枚佛指舍利(特4)透視,可以看到管狀空槽內的黑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