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編碼:090413

 

尼羅河傳奇:古埃及宗教歷史概述


邱建一

2009.8.3.為心鏡宗教季刊撰稿未刪修原始稿件

  

青色翠綠的山谷:瓦迪.哈發(Wadi-Halfa)

除了地中海與紅海沿線地帶,以及東部山脈的迎風面之外,由於海洋稍微帶來水氣,使得沿著海岸線稍有狹窄的綠地,北非大陸基本上是一塊不毛之地,除了少數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Beduin)膽敢深入這片極旱之地外,在黃沙的深處毫無人煙。廣亙無垠的沙漠就橫跨在這塊土地上,阿拉伯人稱呼這裡叫做「撒哈拉」(Sahara D.),這個字詞的原意就是「大沙漠」的意思。

撒哈拉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佔滿北非大陸的全部面積,它的東西長4,800公里,南北1,900公里,總面積約8,600,000平方公里。這裡的年降雨量平均只有76公釐,有些地區甚至根本測量不到降雨量;在這極旱之地罕見的降雨並不會讓人覺得喜悅,因為地表沒有植物生長,所以就算是短暫的10分鐘降雨,在沙漠裡也會引起極大的災難,雨水迅速的在地表沖刷形成土石流,之後又再以更快的速度被沙土所吸收,除了滿地的乾河床與大小礫石堆積之外,什麼也不會留存下來。僅有沙漠的最地點的乾鹽沼區,因為地下水位較靠近地表,所以少數耐旱耐鹽耐高溫而且大半年都在休眠的莽草與小灌木叢,可以靠這僅有的水氣維持生命。

但是就在這塊荒蕪之地上,曾經孕育出人類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它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國文明」並稱為「四大文明」,它的文明基礎不在於那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而是建立在以南北方向穿越撒哈拉的尼羅河(Nile R.)之上。

尼羅河在古埃及語原本的意思就是「大河」,讀音為「nilus」。這條河流是全世界最長的河流,全長6670公里,它起源自東非高原地帶,經由幾條支流匯聚之後往北流動,在穿越撒哈拉之後,最後注入地中海。源源不絕的河水就像是生命的血脈一樣,它的流域涵蓋整個非洲1/9 的土地,幾經氣候變化與人為破壞,現今它注入地中海的水量還有810億立方公尺,北非所有的生命都依附它而生。倘若沙漠裡沒有這條河流經過,那麼這裡將是一片荒土;但有它的存在,提供了生命的歡愉之水,最後創造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

古埃及文明自從西元前6000年前(距今約8000年)就開始從中亞地區逐次遷移至尼羅河谷之中地居,他們先發展出定耕農業,然後由北向南順著河谷逐步屯墾。古埃及文明最南的邊境區在亞斯文(Aswan),從這裡順著河谷再往南走就會進入努比亞人(Nubian) 的領地,這個古老的文明曾經為了爭奪土地而多次與努比亞人作戰,最後在西元前1300年左右,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征服了南方邊境的鄰居,並把國土再往南拓展了355公里,直抵現今的瓦迪.哈發(Wadi-Halfa)

瓦迪.哈發的原意是「青色翠綠的山谷」,這裡再往上走會進入尼羅河的瀑布區,不但根本無法行船,而且就算想要順著河谷往上游攀登也極為不易。在傳統上,這裡是埃及南方的邊境區,從西元前1300年前至今都是如此。

 

二、黑色的泥土:凱美特(Kemet)

現今的埃及稱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Arab Republic of Egypt),它北自地中海岸,南與蘇丹為臨,東達紅海岸,西與利比亞為界,佔地約1,001,45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300萬人。埃及的國土範圍雖然非常遼闊,但沙漠地形佔國土的96%。與古代埃及相同,現代的埃及人也是依賴著尼羅河維持生命,所有的人口幾乎都居住在沿河的谷地區。根據聯合國統計資料,北非的人口密度大約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但沙漠區的人口密度不足0.0001人。

所以,不管是古代埃及還是現代埃及,討論整個埃及的國土範圍是沒有意義的,東西方的國土邊界,只是地理環境界限而已。它自西元前6000年前開始一直到今天都完全相同,依然是以南北向的尼羅河流域為範圍,北至河口三角洲,南至瓦迪.哈發,尼羅河流域在埃及境內全長1530公里,8000年以來的文明在此交替上演,最後匯集成今日的樣貌。

現今的埃及稱為「阿拉伯埃及」,這是因為西元639阿米爾.伊本.阿斯(Amir ibn al-As)由中東地區領軍穿越西奈半島攻陷埃及,從此進入「阿拉伯帝國」(Arab Empire)統治期的緣故。但是儘管在西元639年阿拉伯人已經實質控制埃及,並把伊斯蘭教作為唯一的宗教,但實際上在阿拉伯勢力進入埃及之前,這裡曾經有長達6500年以上的發展期,這塊土地上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與自己的信仰方式,伊斯蘭文化也不過是它的晚期現象而已。

古埃及人自稱自己為「凱美特」(kmt, kemet),這個字彙的原意是「黑色的泥土」的意思。所謂的黑泥土指的是每年夏季尼羅河氾濫的洪水帶來的河流淤積土,由於比較起沙漠的壤土而言,這種淤積土的顏色顯得既深且黑,所以稱為黑泥土。淤積土由於飽含上游的熱帶山地雨林的有機質,所以非常肥沃,古埃及人自從西元前6000年前定居此地之後,就已學會利用這個大自然的恩賜以發展定耕農業,這個古代文化能夠強盛與持續的發展,與農業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性。

古埃及人的農業可能源自於美索不達米亞的技術,中亞的兩河流域是現今已知人類最早發展農耕的地區,而最早的古埃及人來自於中亞的移民,所以古埃及的農業與中亞文化息息相關。農耕的發展保證了只要努力工作,在來年就會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餵飽家人,一個文化是否能夠持續發展,充足供應的食糧是它的基本要件,現今已經證實在西元前6000年前隨著第一批移民進入埃及開始,埃及就已經有種植穀物的技術與經驗,再加上尼羅河的水量比兩河流域更穩定,輔以肥沃的沖積土之後,農耕文化很自然地在北非地區沿著尼羅河拓展開來。

但是隨著農耕技術的傳播,這也顯示了其實尼羅河谷並不是一個封閉地區,事實上從陸路走,可以由現今的巴勒斯坦地區出發,在往南穿越西奈半島後,再折往西邊,沿著地中海岸線走最後會抵達尼羅河口三角洲,埃及有好幾個外患就是從這條路線而來,西克索人(Hikusos)與西台人(Hittite)就是通過這條陸路動線而來。

而埃及的北方是地中海,海洋在古代社會中或許是一個天塹,但隨著文明的進展,航海與造船的技術會越來越先進,所以古埃及文明的晚期,海洋不再是一個理想的地理邊境,先是古希臘人,然後是古羅馬人他們都是跨過地中海往南,渡海直抵埃及北方的國土範圍。

 

三、迭經更替的文化系統:古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時代段都曾遭遇過不同的外來民族挑戰,這些異族有些跨海而來,有的踏過陸路而來,在與定居在尼羅河流域的「凱美特」爭鬥的過程中,埃及的主權互有消長與繼承關係,以有文字記錄且確實可徵的古埃及史來說,這個古老的國家至少存續了3000年,但3000年裡卻至少有30個王朝,每一個王朝存在的時間如此之短,平均僅只有100年的壽命實在令人吃驚,但這也證實了這個古老的文明其實並不穩定,它的政權快速的更替,也代表了各種外來力量彼此消長的狀況。

每一個外來文明都各自有其文化系統,蘇美人、西台人、亞述人、波斯人、西克索人、猶太人、愛琴海諸島國、古希臘人、古羅馬人,鄂圖曼人都曾與這個北非的豐饒之地發生過關係,而且到最後甚至神聖羅馬帝國也透過拉丁王國,在名義上曾經統治過此地。至於原本就定居在埃及南方的努比亞人,也長期地與埃及南方的文化圈與生活圈融合。埃及是一個多元民族與多元文化的混合型文明,每一個外來文明都帶來一些影響,這也是為何現今的埃及不僅是只有伊斯蘭文化而已,它同時也保留了許多古代民族的文化遺跡與生活、信仰方式在內。

在現今埃及境內有90%的人信仰伊斯蘭教,但是這個以阿拉伯文化為主的國家,卻同時保留了基督教系統中非常原始的「科普特教會」(Coptic),這個教會現今又被稱為「埃及正教」或是「埃及東方教會」,信徒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有非常古老的淵源。如果論起基督教的歷史而言,科普特教會早在羅馬帝國統治埃及的時期,就已經出現在這塊土地上,而科普特教會為了宣達基督教的理念以教化埃及人,所以將他們的經典、聖詩翻譯為古埃及文的發音,讓當地人可以了解經文內容,這種語言至今尚被科普特教會使用,它綜合了古拉丁文、古希臘文以及古埃及文的特徵,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體系。許多19世紀的學者都研究過這種語言以藉此了解古埃及文的特徵,有學者認為科普特語是繼古埃及俗體文之後的發展,它可被視為古埃及聖體文的延伸。甚至所謂的「科普特」(Copt,Coptic)這個字的字源就來自於古希臘語的「Aegyptus」本辭的原意就是「埃及人」,後來被去頭去尾之後,發音簡化成「Copt」,而它的古希臘文語意為「埃及人的語言」。

科普特教會的教堂現今與伊斯蘭的清真寺同處於埃及各地的城市之內,各自有信仰的信徒與截然不同的崇敬形式。每當教堂禮拜的鐘聲響起不久後,伊斯蘭教的宣禮塔也隨即透過麥克風向全城穆斯林朗讀經文。這兩個宗教在埃及的境內雖然未必和平共處,但不管怎麼說,它們也共處於一塊土地上已長達1300年之久。

除了伊斯蘭教與科普特教會之外,其實埃及各地的遺跡大多屬於古代埃及宗教的範圍,古埃及時期透過長達6000多年的演進,不管是自發的抑或是吸收了外來宗教的要素,古埃及人的確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宗教形式,儘管這個古代宗教在羅馬帝國統治埃及後就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確實是現今已知最完整的古代宗教之一,而且也留下大量的遺跡供後人瞻仰。

 

菲萊(Philae)神殿的最後一位祭司

在靠近亞斯文(Aswan)的尼羅河面上有座花崗岩小島被稱為「象島」,這裡已經屬於上埃及的領地,這座島嶼之所以被稱為象島的緣故,因為此地是古代埃及人與南方的努比亞人用來交易象牙的地點。

象島上有座神殿,這座神殿被稱為「菲萊神殿」,它大約完成於埃及最晚期的托勒密王朝時期,而古代埃及最後一任法老「克麗奧佩托拉七世」(Cleopatra VII)也把自己的肖像以哈托爾(Hathor)女神的姿態雕刻在神殿的大門之上。

但是遺憾的是在西元前30年的那一年,克麗奧佩托拉七世介入羅馬的政爭,最後兵敗自殺後,悠久的法老傳統就已經滅絕,它最後成為古羅馬帝國的轄區,然後成為羅馬的行省之一,在古羅馬統治期,埃及固有的文化系統逐一被同化而消失,不過到底文化的滅絕並不等同於政治勢力的滅亡那樣的快速,這個過程漫長而且緩慢;古埃及致命的一擊發生在西元後391年,當時篤信基督教的拜占廷帝國(Byzantine)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e I )為了確立基督教為唯一的帝國宗教,因而下令關閉帝國轄區內的「異教神殿」,並驅逐這些神殿的祭司僧侶,這個決定造成了一個意外的結果,古埃及「真正的」滅亡了﹗

埃及最後的文化堡壘–「神殿」因此不復存在,祭司僧侶因而星散,在過去古埃及的神殿祭司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保存單位,幾千年來整個國家的文化幾乎都靠著祭司們來維持,他們掌握語言、傳承宗教儀式及信仰方式,甚至擔負著教育的使命,神殿被迫關閉等於是為古埃及的滅亡作最後一擊,雖然神殿祭司們曾經出現過一些零星的抵制,但是整個埃及的宗教信仰在拜占庭帝國的強力主導下逐漸納入基督教的領域。

西元572年最後的「異教神殿」菲萊(Philae)神殿還是關閉了,轉化成「埃及正教」的教會,自此古埃及文明真正的滅絕。簡單的說,在政治上,古埃及滅亡於西元前30年,但它真正的結束是在西元後391年祭司離開神殿的那一天。目前已知的最後一個帶有日期的古埃及文發現在西元394824日的菲萊神殿,可見得西元391年那一道來自於拜占庭的命令所造成的決定性影響。

古埃及宗教雖然滅亡了,但是這個已經滅亡的宗教卻在南北各地沿著尼羅河兩岸留下大量的宗教建築。所以,在現今的埃及有三類宗教建築可以同時被看到:古埃及宗教、科普特教會、伊斯蘭教。這三種宗教建築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的時代段:古代埃及、基督教埃及,阿拉伯埃及。三種截然不同的宗教同時出現在同一塊土地上,留下三種不同風貌的建築式樣,這種狀況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絕無僅有,只發生在尼羅河的這塊河谷地,可見得它真的是獨一無二的「神選之地」且當之無愧啊!

 

 


地中海區古埃及文化(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enra01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